《科學報告》研究:兒童花更多時間玩電子遊戲可能提高智力
最新刊於《科學報告》的研究指,兒童花更多時間玩電子遊戲可能與提高智力有關。雖然所增加的認知能力很小,不足以顯示因果關係,但足以引起注意。
研究亦仔細考慮了包括遺傳和家庭的社會經濟背景差異。
研究同時發現,看電視和使用社交媒體似乎對智力沒有任何正面或負面影響,或有助了解兒童或青少年留在屏幕前的最合適時間長度。
團隊在論文中指出,數碼媒體定義了現代人的童年,但學界對這些媒體如何影響認知能力尚不清楚,且引起了激烈的爭論。團隊相信,對遺傳數據的研究可以澄清當中的因果關係,並糾正基因易感性 (genetic predisposition) 通常無法解釋的作用。
團隊首先分析了美國「ABCD 研究」中 9,855 名、年齡為 9 至 10 歲兒童的觀看屏幕時間記錄。平均而言,這些年輕人報告說,他們每天花 2.5 小時看電視或網上視頻、 1 小時玩電子遊戲,以及約 1.5 小時在網絡社交。
兩年後,團隊找到其中 5,000 多名兒童的數據。在此期間,匯報在視頻或電子遊戲上花費的時間超過正常水平的兒童,其智商比平均水平高出 2.5 分。
智商分數的評估是基於兒童在閱讀理解、視覺空間處理以及專注於記憶、靈活思維和自我控制任務上的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項研究只關注美國的兒童,並沒有區分遊戲類型(手機遊戲和其他電子遊戲),但仍對遊戲和智商關係提供寶貴資訊,並支持智力並天生固定常數的說法。
有參與研究的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神經科學家 Torkel Klingberg 指出,研究結果支持屏幕時間通常不會損害兒童的認知能力的說法,而玩電子遊戲實際上更可以幫助提高智力;電子遊戲似乎也有其他相關的好處。
來源:
Science Alert, Playing Video Games Has an Unexpected Effect on Kids’ IQ, Says New Study
報告:
Sauce, B., Liebherr, M., Judd, N. & et al. (2022). The impact of digital media on children’s intelligence while controlling for genetic differences in cognition and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Sci Rep 12, 7720. doi: 10.1038/s41598-022-11341-2
文/AC 文、審 / 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