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新研究:立即停用化石燃料仍無阻全球海水水位大幅上升
最新刊於《自然氣候變化》的研究表明,即使立刻停止使用化石燃料,格陵蘭冰蓋融化導致全球海水水位大幅上升已不可避免。c
該研究指出,現時的暖化將導致格陵蘭 110 兆噸冰融化,令全球絕對最低海水水位上升 27 厘米。隨著持續的人為碳排放、其他冰蓋融化和海水熱膨脹,海水水位更可能會再上升數米,。
全球有數十億人生活在沿海地區,海水水位上升引致的洪水成為氣候危機其中一種最大的長期影響。據是次團隊推算,如果格陵蘭創紀錄的 2012 年融化成為本世紀後期的常態,格陵蘭冰蓋融化將導致全球海水水位上升達「驚人的」 78 厘米。
過去的研究使用冰蓋行為的電腦模型來估算未來的冰蓋損失,但融冰物理過程很複雜,電腦模擬的結果因此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相比之下,是次研究使用衛星測量了 2000 至 2019 年格陵蘭融冰量和其冰蓋形狀變化。這些數據使團隊能夠計算出迄今為止暖化已將冰蓋從降雪量與冰量損失中的平衡相差多遠,從而這允許模型推算冰蓋必須再損失多少冰才能恢復其穩定性。
領導這項研究的丹麥和格陵蘭國家地質調查局 (GEUS) 冰川學家 Jason Box 指出,海水水位上升 27 厘米這數字,是個非常保守的最低估值,因為模型只考慮了至今的全球熱化,並無包括冰蓋邊緣冰川冰流失的情況,所以本世紀的全球海水水位上升幅度實際會比研究的高。
另一個有參與研究的 GEUS 學者 William Colgan 指出,如果類似 2012 年的嚴重融冰年份成為常態,全球海水水位因格陵蘭融冰而上升 78 厘米,幅度是「驚人」的。不過他重申,只要嚴格執行《巴黎氣候協議》的目標,將可以令海水水位上升幅度減至接近「僅」 27 厘米的水平。
現時╴喜馬拉雅山和阿爾卑斯山的冰川已經分別失去了三分之一和一半的冰,而一些學者也認為南極西部冰蓋已經超過臨界點,將會出現流失大量的冰。
無參與研究的埃克塞特大學可持續性教授 Gail Whiteman 指出,對於所有關心人類未來的商界領袖和政治家來說,新研究的結果是不容忽視。對於生活在全球沿海地區的近 6 億人來說,發現則是個壞消息。隨著海水水位上升,這些地區將變得越來越脆弱,並威脅到大約 1 萬億美元的全球財富,因此各政府領導人必須迅速增加對氣候適應和破壞的資助。
來源:
The Guardian, Major sea-level rise caused by melting of Greenland ice cap is ‘now inevitable’
報告:
Box, J.E., Hubbard, A., Bahr, D.B. & et al. (2022). Greenland ice sheet climate disequilibrium and committed sea-level rise. Nat. Clim. Chang. doi: 10.1038/s41558-022-01441-2
文/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