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研究:三寄生物可透過海洋微膠粒傳播疾病

最新刊於《科學報告》的研究警告,微小的寄生物可能會透過漂浮在海洋中的微膠粒跳至海洋生物中,或會傳播疾病,影響海洋生態。

該研究是在實驗室條件下,發現三種常見的寄生物弓形蟲 (Toxoplasma gondii) 、鞭毛蟲和隱孢子蟲 (Cryptosporidium )能夠黏附在微膠珠和微纖維上。雖然並不直接指向現實中一定會有同樣情況,但研究首次證明這樣的細菌傳播路徑是可行的。

由於魚和貝類會攝取微膠粒,團隊擔心當人類吃受污染的海鮮將可能有健康潛在影響。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傳染病學家 Karen Shapiro 指出,人很容易認為塑膠污染問題與他們無關痛癢,但研究顯示微膠粒實際上可以移動細菌,這些細菌最終會進入我們的水和食物中。

該團隊選擇研究的三種寄生物,是因為牠們全部都被世衛認定為被低估的食用貝類造成的疾病原因。

弓形蟲會感染溫血動物,如海洋哺乳類動物和人類。在我們身上,寄生蟲會導致骨骼、大腦和眼睛中形成囊腫。同時,鞭毛蟲和隱孢子蟲都可以人類中引起腹瀉。

為了測試這些寄生蟲是否可以依附在塑膠表面上,團隊首先將微膠珠和纖維放在我們實驗室的海水燒杯中長達兩星期,以在其接面產生生物膜——這些生物膜會在實際水體環境中覆蓋塑膠垃圾上。團隊其後會計算 7 天後有多少寄生蟲留在微塑膠上還是繼續自由漂浮在海水中。

在實驗室實驗中,三種寄生物都能依附在微塑膠,不過來自衣服等的聚酯微膠纖維上的寄生物,比來自化妝品的聚乙烯微膠珠更多。

這些微膠粒中可能會漂浮在海洋表面,而另一些則可能沉入海底。無論哪種方式,從海洋中攫取少量食物的濾食性動物很可能會意外地攝取到當中一些微膠粒。如果微膠粒還攜帶寄生物,對食物網的影響可能是災難性的。

來源:

Science Alert, Parasites Can Ride Sea-Faring Microplastics, Possibly Contaminating Ocean Life And Us

The Conversation, Disease-causing parasites can hitch a ride on plastics and potentially spread through the sea, new research suggests

報告:

Zhang, E., Kim, M., Rueda, L. & et al. (2022). Association of zoonotic protozoan parasites with microplastics in seawater and implications for human and wildlife health. Sci Rep 12, 6532 (2022). doi: 10.1038/s41598-022-10485-5

文/AC、審 / W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