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肥波】淺談1894香港鼠疫

香港開埠至今超過 180 年,一直被視為福地,但多年來也有遭大大小小的疫症蹂躪,例如 SARS 、 COVID-19 ,甚至類鼻疽等等,但香港首次面對的嚴重疫症,其實是鼠疫。這場疫症期間,也有惠及全人類的發現!

鼠疫,故名思義由老鼠傳播,可分成 3 大類分別是腺鼠疫、敗血性鼠疫和肺鼠疫。根據現時的考古證據, 5,000 年前的石器時代東歐群族已感染到鼠疫,不過其起源仍然未明。自此,全球曾經歷過 3 次鼠疫大流行: 541 至 542年於拜占庭帝國引爆的查士丁尼大瘟疫 (Plague of Justinian) 、1347 至 1351年大規模襲擊歐洲的黑死病 (the Black Death) ,以及 1855 年始於雲南的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每一次的鼠疫大流行,都會造成人口急降,廣泛影響社會運作。例如,查士丁尼大瘟疫曾持續近半世紀,死亡人數過千萬,單是拜占庭帝國損失約三成人口,是該帝國急促衰落的主因;歐洲黑死病死亡率高達 30% ,最終令全球死亡人數最多達 2 億,是人類史上最嚴重的疫症。

香港鼠疫起源

香港首次鼠疫正正是與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有關。1856 至 1873年間,雲南因礦權糾紛發生漢、回衝突,雲南巡撫下令對「滋事」回民,格殺勿論,結果回族不滿,逐步演變成史稱的「雲南回族起義」,最終被清軍鎮壓。與此同時鼠疫開始流行,平叛後的清軍回到廣西北海亦將病原體帶回,亦有部分回族逃離雲南將鼠疫傳開,在 1890 年代逐步傳播到香港、廣州等地,更「成功地」經航海交通傳播到全球超過 60 多個國家和地區,整次大流行到 1959 年才正式完全消退。

據現時的文獻,鼠疫在 1894 年 5 月初由廣州傳到香港,並在華人貧民區中快速蔓延,尤其是上環太平山街區。這是因為該區衛生狀況非常惡劣,環境極度擠迫,一人感染很快就傳染到其他人,病徵類似於流感,包括發熱、頭痛、嘔吐,病原體侵入皮膚處周圍的淋巴亦會結腫大,而且病死率很高,短短數日已造成數十人死亡。

到 5 月 10 日,代理香港總督據衛生條例,宣佈香港為發生鼠疫的疫埠,並隨即緊急頒佈防疫條例,試圖阻止鼠疫蔓延。

這些措施包括強制將鼠疫患者隔離治療;規定鼠疫死者屍體必須交政府處理;對曾有人染上疫症的民居進行清洗消毒。另外,為接收隔離患者,將醫院船「海之家」(Hygeia,意即健康女神)移至西環對開維多利亞港作專門醫院,又在堅尼地城警署成立臨時醫院。

然而,當時華人對英政府的措施非常反感,亦對西醫認識不深而不願合作。甚至有很多對西醫的偏見與奇怪傳聞浮現,例如西醫隔離治療有不可告人的實驗,會把人開膛破腹。因此至 6 月已有多達 8 萬人離港前往內地避疫,佔當年香港人口的約三成。由於香港當時已是東亞主要的對外港口,鼠疫就此經香港傳播到全世界!

發現鼠疫桿菌

同一時間,港府為了應對鼠疫,邀請了世界各地不同專家,包括因發現破傷風菌及結核菌而聞名的日本微生物學家北里柴三郎,以及法國醫生及微生物學家 Alexandre Yersin 。兩人分別從病死屍首身上找出了相信是鼠疫的致病細菌為芽孢桿菌屬  (Bacillus) ,不過北里柴三郎當時急於成為首個發現鼠疫病原體的學者,刊於期刊的描述缺乏精確性且充滿疑團和混亂,連細菌的宿主是誰也沒有弄清楚。後來,曾來港協助北里的日本醫生青山胤通也批評北里在辨認芽孢桿菌屬上出錯。

期間, Yersin 的發現則更為準確,他發現到這種桿菌均存在於囓齒類動物和患者身上,突顯了鼠疫可能的傳播方式,因此學界更傾向 Yersin 是發現鼠疫病原體的人。當時, Yersin 以自己工作的機構巴斯德研究所 (Pasteur Institute) 與師傅著名法國微生物學家巴士德 (Louis Pasteur) 名字,將新發現的鼠疫桿菌命名為巴斯德氏桿菌 (Pasteurella pestis) ,但學界還是在 1944 年將之重新命名為耶爾辛氏桿菌 (Yersinia pestis) ,以紀念 Yersin 這個對全人類都極為重要的成就。

發現對公共衛生影響極度深遠,港府亦隨即推動滅鼠工作,提高環境衛生,限制屋宇必須符合一定的衛生條件。不過,當時的華人對港英政府始終有成見,政府很多措施也不被接受。到 1903 年,港府終於頒佈《醫務衛生及建築條例》,強制推行城市清潔、屋宇改造和防鼠患、蚊患滋生和蔓延的計劃,令香港環境衛生才有較大改善。

另一方面,找到鼠疫桿菌、掛序出其基因組,也有助研發抗生素療法,以及了解其起源,為何人類史上曾多次出現鼠疫。

至於當年太平山街區鼠疫爆發得最嚴重的地方,現時已改建成公園,並以當時港督卜力的名字命名為卜公花園 (Blake Garden) ,園內也有紀念牌記述當年鼠疫的情況。

如果沒有前人的科學發現、醫學改革,哪有香港走向國際大都會的光明之路呢?

作者 Facebook 專頁

小肥波

www.facebook.com/siufeiball 最愛吃喝玩樂,望有錢從天而降,全人類不須工作。 文章散見於權威科學期刊《自然》、台灣《泛科學》等媒體;著有《養生大謬誤》及《喪屍——大自然的異常動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