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肥波】現代香蕉的 3 個神秘祖先

人總喜歡知道吃進肚的是從哪裡來,但一說到現代香蕉的起源,連學者都要「舉白旗」。不過,最近刊於《植物科學前沿》的研究就對超過 100 種野生和人工培植的香蕉進行泛基因分析,以了解這種水果錯綜複雜的馴化歷史。該研究更發現了 3 種以前不為人知且可能仍然健在的香蕉祖先。現時,專門研究香蕉的學者想追踪該些神秘香蕉祖先,以分析其基因能否有助保持現代香蕉的健康。

現時已知有過千種蕉

大約 7,000 年前,香蕉在果肉中佈滿黑色種子,幾乎無法食用。相反,當時的人只會吃香蕉樹上的花或其塊莖。我們的祖先亦會從香蕉樹幹剝下纖維來製作衣物和工具,與我們現在認知的非常不同!

學者過去已知道香蕉的主要野生祖先是一種名為小果野蕉 (Musa acuminata) 芭蕉科芭蕉屬植物,並分佈於印度至澳洲一帶。主流學界又認為,巴布亞新畿內亞是現時所知馴化香蕉最早出現的地方——時至今日我們已知有超過 1,000 種香蕉品種,而市面上的香蕉已失去種子,變得更肥更甜,但學者難以確定香蕉馴化是如何以及何時發生的。

令事情更為複雜的是,一些香蕉通常具有兩組染色體,而另一些則具有三組或更多組染色體,這表明至少一些現代香蕉是雜交種,由兩個或多個品種甚至不同物種雜交而成。

基因分析可助抗病

你可能會問:「點解要咁關心香蕉的基因呢?」事實上,香蕉產業每年生產 1,000 億條香蕉,整個行業市值 80 億美元,但正受到黃葉病 (Fusarium wilt) 與香蕉青枯病 (Banana bacterial wilt) 等傳染病夾擊,且至今無任何可控方法應對病原體侵襲。因此,有些學者正在收集野生近緣香蕉品種和更能抵抗疾病的罕見品種,試圖尋找解決方案;而從香蕉遠祖引入基因除了可以幫助培育出抗病的現代香蕉,相關的基因分析可以幫助拼湊出香蕉馴化的歷史,並確定這些祖先香蕉的現存後代。

法國國際發展農業研究中心香蕉基因組學科學家 Nabila Yahiaoui 的團隊曾在 2020 年比較了 24 個野生和馴養的香蕉樣本 DNA。在其中一些樣本中,他們發現了與其他樣本中不同的 DNA,所以他們提出除了小果野蕉和其他已知的野生近緣種外,還有兩個未知物種造就現代的香蕉。

在最近刊於《植物科學前沿》的研究中,國際生物多樣性聯盟遺傳資源科學家 Julie Sardos 的團隊根據 2020 年的研究,重點分析具有兩組染色體的香蕉品種,因為它們可能與第一批馴化的香蕉關係更為密切。團隊採集了 68 個野生近緣種和 154 種人工繁殖的香蕉樣本 DNA,其中包括 Sardos 團隊在巴布亞新畿內亞收集的 25 個品種,以及一些很難獲得的品種。

研究再次確認,現時見到的香蕉的確在巴布亞新畿內亞馴化種植,並發現一種稱為 Banksia 的小果野蕉亞種是最先被人類馴化的香蕉, Banksia 隨後促成了更廣泛的栽培品種。樣本更表明存在第 3 種未知來源的香蕉 DNA ,但團隊未能確定這 3 個物種的身份,但可以肯定數據,一個來自巴布亞新畿內亞,另一個來自泰國灣,最後一個則來自婆羅洲北部和菲律賓之間的某個地方。

雖然研究與大多數推測最初的馴化導致香蕉演化出現瓶頸的遺傳論點背道而馳,但結論說明了現時的香蕉與野生近緣種有很多的雜交,導致它們含有大量不同祖先的 DNA 。未來團隊可能需要到更偏遠的地區尋找罕見的野生香蕉品種,以幫助商業香蕉生存。否則朋友你無得返印度食蕉了。

參考:

Sardos, J., Breton, C., Perrier, X. & et al. (2022). Hybridization, missing wild ancestors and the domestication of cultivated diploid bananas. Front. Plant Sci., 07 October 2022. doi: 10.3389/fpls.2022.96922

作者 Facebook 專頁科學狗 Facebook 專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