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肥波】養蟻可成農作物害蟲生物防治方法?
螞蟻,對很多而言只是一種「勤勞」的昆蟲,但最新刊於《英國皇家學會學報 B:生物科學》的審視報告指,螞蟻可以作為多種農作物的天然殺蟲劑,幫助更多農民可更天然地防治害蟲,提升農作物生產。
過去幾十年,全球絕大多數農民已轉用商用殺蟲劑來提高農作物產量。然而,先前的研究表明,這些殺蟲劑可能會產生一些顯著問題,例如無差別地減少蜜蜂與蝴蝶等傳粉媒介,作為用家的人類亦擔心殺蟲劑中的化學物質會對健康造成影響。正因為如此,全球不少團隊都已經開始研究使用天然殺蟲劑的可能性。
其中一種方法就是使用螞蟻,牠們不會「監守自盜」偷吃農作物,而是以破壞植物的「害蟲」為食。
其實,使用螞蟻防治害蟲已有悠久歷史,中國的橙農更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在使用黃猄蟻 (Oecophylla smaragdina) 防治蟲害。
在是次研究中,團隊分析了 52 份用螞蟻來控制害蟲的研究,當中涉及 30 種不同害蟲,以及 17 種包括芒果、大豆等的農作物,以確認螞蟻作為天然殺蟲劑的好處,而研究的位置亦包括多個國家例如英國、美國、澳洲與巴西。
團隊指出, 26 種螞蟻(大部分是在植物或地面上築巢的樹蟻)在多樣化的農業系統中表現最好,例如農作物與樹木混合種植和有遮蔭的農作物,因為牠們有更多的築巢地點和食物資源。
不過,螞蟻在農業中的定位與作用尚未完全清楚。因為牠們有可能會變成問題。粉蚧 (mealybug) 、蚜蟲和粉蝨等害蟲會產生一種叫做蜜露 (honeydew) 的含糖水,而當螞蟻有在附近築巢時,蜜露與這些害蟻通常更為常見。這是因為部分螞蟻以蜜露為食,變相會「圈養」害蟲保護蜜露,農民得不償失。團隊指出,遇到這種情況是有解決方法,就是直接提供糖水給螞蟻,中斷其與製造蜜露的害蟲之間的關係,以繼續成為害蟲殺手。
然而,這種生物防治術是否能可持續地大規模應用,實在是未知之數。尤其是,過去有很多生物防治所用的生物演變成生態災難,例如原產於中南美洲的甘蔗蟾蜍被引入澳洲等地,以對抗侵襲甘蔗的甲蟲,但同時因為食量太大,對原住動物造成威脅。因此,我們要必須三思而後行!
攝影師:Poranimm Athithawatthee
來源:
Anjos, D.V., Tena, A., Viana-Junior, A.B. & et al. (2022). The effects of ants on pest control: a meta-analysis. Proc. R. Soc. B.289: 20221316. doi: 10.1098/rspb.202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