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新加坡發現全新蟑螂物種 以寵物小精靈中究極異獸命名
當兩個昆蟲學家在新加坡森林自然保護區發現了一種新的蟑螂物種,而剛好他們都超愛寵物小精靈,你認為他們會如何將這個新物種呢?最新刊於《亞太昆蟲學雜誌》的報告就指,兩位學者以寵物小精靈中第八世代的究極異獸費洛美螂 (Pheromosa) 將此夜行新蟑螂命名為費洛美螂螱蠊 (Nocticola pheromosa) 。這亦是新加坡首度在本土發現螱蠊科物種。
有參與研究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昆蟲學家傅茂生(音譯:Foo Maosheng)指出,對蟑螂和白蟻的研究很少,部分原因是牠們不如蜜蜂、蝴蝶和甲蟲那麼有魅力。他解釋,雖然很多人不喜歡蟑螂,但蟑螂在生態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有一些森林蟑螂是授粉者,亦有些會協助系統中的養分循環。
他說:「蟑螂確實發揮了作用,但由於其惡名和外觀,即使在昆蟲調查期間,牠們也往往被忽視。」
2016 年至 2017 年期間,傅先生在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 (Bukit Timah Nature Reserve) 的一片次生林中進行昆蟲調查時,採集了一些雄性蟑螂樣本,但其身份一直成謎。他在實驗室調查發現新加坡無關於這種蟑螂的正式記錄,另一方面由於牠的 DNA 與網上記錄的任何物種都不吻合,確實增加了該物種尚未被正式記錄的懷疑。
之後,來自菲律賓菲律賓大學洛斯巴諾斯校區自然歷史博物館昆蟲學家 Cristian C. Lucanas 在新加坡生物多樣性網站上看到該蟑螂的圖片,並聯絡上符先生一起進行分析。而經兩人驗證後,確認發現是全新螱蠊物種,最終命名為費洛美螂螱蠊。
團隊指出,雖然對比其婆羅洲近親,費洛美螂螱蠊有明顯差異,但仍與其他 32 種螱蠊科一樣有長觸角、兜型翅膀和細長腿部。
這個新物種與同屬的其他 22 個物種一起發現,但其他的物種已在熱帶非洲、印度、亞洲大陸、東南亞以及澳洲發現過。
傅先生指出,與強壯的美洲蟑螂不同,費洛美螂螱蠊較為脆弱,因為牠們往往只生活在受到良好保護的生態系統中。現時也不知道費洛美螂螱蠊從何而來。
傅先生補充,去不同地方做昆蟲調查時,就像寵物小精靈中昆蟲型訓練家一樣,他認為不斷發新昆蟲物種能增加博物館以及生物多樣性網站的資訊,有點像精靈圖鑑。
費洛美螂螱蠊亦非首種以寵物小精靈命名的生物。在 2021 年, 3 種顏色鮮豔的澳洲甲蟲以急凍鳥、雷鳥與火鳥三聖鳥命名。過去亦有黃蜂、甲蟲等昆蟲以第一世代的寵物小精靈命名。
來源:
NUS, New local cockroach species named after Pokémon: Nocticola pheromosa
The Straits Times, New species of cockroach found in Singapore, named after Pokemon character
報告:
Lucanas, C.C. & Foo, M.M. (2023). A new macropterous Nocticola Bolivar, 1892 (Blattodea: Nocticolidae) from Singapore. Journal of Asia-Pacific Entomology Vol 26, Issue 2, June 2023, 102062. doi: 10.1016/j.aspen.2023.102062
文/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