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土 7,000 年前鵝骨 或證鵝為人類第一種馴化禽鳥
「燒鵝髀我鐘意食」,但你又知道鵝的馴化歷史嗎?
鵝是經人類馴化後的雁,東亞的鵝為馴化的鴻雁,歐洲、西亞與北非的鵝則為馴化的灰雁。據此前的考古證據,全球最早馴化雁取其肉、蛋與絨羽的,是 4,000 年前的古埃及人。
不過,據本年 3 月刊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 》的中日研究指,在現今中國浙江省的田螺山遺址發現約 7,000 年前的馴化鵝證據,換言之東亞人類更早已飼養鵝這種家禽。
過去幾年,學界一直爭論家禽馴化的時間線。主流認為,曾經被認為是一種叢林禽類的雞最先被馴化的鳥類,第一次馴化的時間,估計在 5,000 到一萬年前左右。
於 2001 年被發現的田螺山,相信是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的其中一個遺址,當中有其他同類遺址沒有的陶器,並曾發現過人為種植的茶樹。
河姆渡文化的群族既是狩獵者/採集者又是農民,他們已知會種植水稻補充糧食,而是次團隊在現場發現了 232 塊鵝骨頭,經放射性碳測年法確定了牠們有約 7,000 年歷史。
其中 4 塊被確認是來自 8–16 週大的幼鵝,表明這些鵝是在遺址附近孵化,因為當年並無野鵝生活在該地區。團隊又從骨的同位素發現,這些鵝一直飲用當地水源,代表是在當地成長。更重要是,所有成年鵝的大小都大致相同,進一步證明牠們是被圈養繁殖。

團隊認為,他們所發現的證據為約 7,000 年前東亞有文化已將鵝馴化提供了強力證據,更可能意味著鵝是第一批被馴化的鳥類。
來源:
Phys.org, Evidence found of goose domestication in China 7,000 years ago
https://phys.org/news/2022-03-evidence-goose-domestication-china-years.html
報告:
Eda, M., Itahashi, Y., Kikuchi, H. & et al. (2022). Multiple lines of evidence of early goose domestication in a 7,000-y-old rice cultivation village in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China. PNAS 119(12)e2117064119. doi: 10.1073/pnas.2117064119
文/AC 審 /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