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數據:飲用水鋰含量越多 或與更多兒童確診自閉症有關

最新刊於《美國醫學會雜誌:兒科》的研究指,飲用水內的鋰含量與兒童後來確診自閉症的可能性增加之間有關。

雖然團隊強調,該個分析 52,706 名兒童的研究不足以證明鋰會直接導致自閉症,但這種可能性值得進一步調查。

作為一種天然存在的元素和一種常用於治療情緒障礙的藥物,鋰過去已被發現與流產和新生嬰心臟畸形有關,而這是首次有研究將之與自閉症譜系障礙 (ASD) 扯上關係。

報告指出,在是項全丹麥的病例對照研究中,團隊發現母親在懷孕期間住宅飲用水中有較高濃度的鋰,與孩童被診斷出 ASD 的風險增加有關。而即使考慮了幾個產婦社區社會經濟因素和空氣污染量後,結論仍然成立。

鋰通常通過地下礦物質的風化進入飲用水。與其他國家與地區相比,丹麥飲用水中的金屬含量處於中低水平。在香港,鋰並無列入水質監測優化計劃中,所以無被定期檢測。

團隊使用患者數據庫和民事登記信息來識別 2000 年至 2013 年間出生的有或無被診斷為 ASD的兒童,這些兒童的家庭居於 151 個不同的公共供水廠附近,代表丹麥約一半人口的供水位地區。

水中的鋰濃度被分成 4 個級別,與最低級別相比,第 2 和第 3 級別水平與診斷為 ASD 的風險高出 24% 至 26% ,最高級別則高出 46%。

在該研究的 8,842 名診斷為 ASD 的兒童中,有 2,850 人來自飲用水中鋰含量最高的地區, 1,718 人來自最低水平。與農村地區和小城鎮相比,生活在城市地區的人攝取更多的鋰,與診斷出自閉症的關係也略強。

有參與研究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學家和流行病學家 Beate Ritz 表示,由於未來將會有更多鋰電池被丟棄至垃圾堆填區,當中的滲漏有可能會污染地下水,因此水中含鋰可能會變得更加普遍。

現時已知,鋰能夠穿過胎盤和胎兒的血腦屏障,並且已有研究表明該種重金屬可能影響大腦發育中的某些信號和通路。

然而,情況並非表面這樣簡單。鋰還被廣泛用作情緒平衡劑來治躁鬱症和抑鬱症患者。同時,飲用水中鋰含量較高也與自殺率較低有關,所以過去將這種金屬人工添加到供水中時曾有激烈的爭論。

團隊指出,需要更多研究進一步調查水中鋰含量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未來亦將需要其他國家的數據確立關係。

來源:
Science Alert, Lithium in Drinking Water Identified as Potential Risk Factor For Autism


報告:

Liew, Z.Y, Meng, Q., Yan, Q. & et al. (2023). Association Between Estimated Geocoded Residential Maternal Exposure to Lithium in Drinking Water and Risk for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in Offspring in Denmark. JAMA Pediatr. Published online April 03, 2023. doi:10.1001/jamapediatrics.2023.0346

文/A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