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糖赤蘚醇或致血液更黏 增患中風、心臟病風險

代糖一直被指會影響健康。最新刊於《自然醫學》的研究更發現,其中一種常用代糖赤蘚醇 (Erythritol) 與增加包括中風等心臟健康問題風險有關。

團隊分析在心血管診所接受測試的 1,157 名患者的血液樣本,發現當中赤蘚醇含量最高的患者在緊接的 3 年中死於或經歷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是其他人的兩倍。

團隊在報告中表明,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安全性研究,以檢驗一般代糖,例如赤蘚醇對心臟病發作和中風風險的長期影響,尤其是對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的人士。

代糖普遍被視為是化學惰性的,但這些低熱量化合物不一定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另外,雖然天然存在於水果和蔬菜中的含量非常少,但加工食品中赤蘚醇等代糖含量可能會高出 1,000 倍。

過去的研究亦表明,代糖會擾亂我們腸道中的微生物,從而導致體重增加和糖尿病,並可能增加患癌症風險。

部分問題在於,雖然代糖的卡路里含量低於其替代的糖分,可能有助一些人減少攝入量,但代糖嘗起來更甜,有機會促使身體想要更多的甜味。

是次新研究發現,血液赤蘚醇的水平與未來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之間存在關聯,相同的關係也出現在另外兩個來自美國和丹麥的近 3,000 人分析之中。

因此,團隊嘗試對比來自 8 名健康志願者的血液樣本,調查赤蘚糖醇如何增加上述風險的潛在機制。

團隊發現,在健康志願者喝下含赤蘚醇的飲料後,血液赤蘚醇水平達到峰值並保持高位兩到三天,然後才恢復正常。在全血樣本中添加赤蘚醇也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和其他與血液凝固相關的指標;團隊在動物研究中同樣有發現類似情況。

然而,項研究並無排除血液赤蘚醇的其他來源,因為赤蘚醇也可由體內其他醣類製成,尤其是在我們吃太多、運動太少都會增加血液赤蘚醇水平。同時,是次研究的志願者四分之三患有高血壓或冠狀動脈疾病,五分之一患有糖尿病,結果未必能直接套用在健康人口中。

來源:
Science Alert, Popular Artificial Sweetener Appears to Make Blood ‘Stickier’, Linked to Stroke Risk

報告:
Witkowski, M., Nemet, I., Alamri, H. & et al. (2023). The artificial sweetener erythritol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 risk. Nat Med. doi: 10.1038/s41591-023-02223-9

文/A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