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曾派精英女性到偏遠地區建立聯盟 或由她們直接管理地方事務
最新刊於《科學進展》的研究表明,或許是公主的精英階級的女性,在維繫匈奴各部落方面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匈奴可能是蒙古人的遠古祖先之一,他們在歐亞東部草原組成了一個游牧民族聯盟,從公元前 2 世紀左右開始控制了中亞,即現今哈薩克到蒙古的大部分地區, 直到公元後 1 世紀。但除了一些中國文獻和最近根據墓葬骸骨的古代 DNA 研究外,人們對匈奴所知甚少。
有參與是次研究的密歇根大學考古學家 Bryan Miller 指出,匈奴是一個擁有極高基因多樣性的帝國,而當時稱自己為匈奴人,就是稱自己是這個龐大帝國的參與者。
是次研究就以在阿爾泰山脈 (Altai Mountains) 南部山腳、靠近原本帝國邊境發現的匈奴人骸骨,分析殘留的 DNA 。在該兩個匈奴墓地進行的 DNA 測試表明,埋葬在最大墓室中的人是與匈奴帝國中心地帶(大致在現代蒙古中部)的人有密切關係的女性,她們的基因已經為人所知。
這些婦女的墓室都有豐富的陪葬品,包括裝飾金盤、青銅戰車和馬具。然而,來自較小一個 墓室骸骨的古代 DNA 顯示出更廣泛的遺傳多樣性,表明這些人來自帝國由黑海地區到蒙古東部的偏遠地區。
發現表明,控制匈奴帝國的精英階級可能將女性派往邊疆,以鞏固與當地精英的政治聯盟。從她們特殊的墓并方式,可以見到她們一生都保持著高階級地位,一直參與相對偏遠地區的地方政治,而非只是男性親屬的工具。Miller 說:「她們是統治帝國的宗族代表,這些婚姻聯盟遍及整個帝國,甚至在偏遠地方社區也是如此。」
有關匈奴的主要資料來源來自現今中國的中原地區記錄,中原漢族一直將他們視為北部和西部邊界的外敵,所以才會在邊境有最終演變成長城的防禦工事,以防止匈奴入襲中原。最終,匈奴因內戰而四分五裂,部分部落成為中原國家的附庸,而另一些則被其他草原民族征服。
來源:
Live Science, Ancient princesses helped build vast warrior empire that prompted China to erect the Great Wall
報告:
Lee, J.Y., Miller, B.K., Bayaraikhan, J. & et al. (2023). Genetic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the Xiongnu Empire at imperial and local scales. Science Advances Vol9, Issue 15. doi: 10.1126/sciadv.adf3904
文/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