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數千年道路網絡仍主宰現今城鎮經濟發展

從「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諺語,可以見證到古羅馬的道路網絡有多成熟複雜,而最新刊於《比較經濟學雜誌》的研究指,古羅馬人幾千年前遺留的道路仍然與今天的繁榮地區有關。

換言之,如果你住在古羅馬道路網絡附近,你更有可能處於相對富裕的地區。這些道路促成的貿易和發展在現今仍然非常重要。

古羅馬人修築道路最初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方便軍隊通過,但隨時間推移,這些道路開始連接重要鄉鎮和城市。

在公元 2 世紀初古羅馬帝國擴張的頂峰時期,已經修築了大約 80,000 公里的公路,其中第一條,即最初的軍事補給線於公元前 312 年開始修建。

有參與是次研究的瑞典哥德堡大學經濟學家 Ola Olsson 指出,此後發生了很多變化,雖然有些古道已經消失並被新道路覆蓋,但部分適應並促進了現代城市的經濟活動。

團隊將古羅馬帝國的道路網絡地圖疊加在現代衛星地圖上,使用夜間光照強度作為經濟活動的類近指標。該地圖之後被分成更小的網格,用一個緯度測量一個經度,以進行更仔細分析。

Credit: Dalgaard, C. & et al. (2022)

團隊報告指,儘管許多原始古羅馬道路現在已完全消失,但當年的道路網絡和現代經濟活動之間存在「顯著持久」關係。這些道路刺激了經濟活動,還是沿著已是繁榮城市修築,一直被爭議。是次研究就指有跡象表明,前一種假設是正確的,即這些網絡推動了貿易和財富的增長。團隊表明,沿線出現的市鎮至關重要。

Olsson 表示,這項研究格外有趣的是,古羅馬道路本身已消失,並應該隨古羅馬帝國滅亡後西歐的混亂重新調整經濟結構。然而,當年的城市格局仍然存在。

不過,這並非在所有地方都是一樣。在北非和中東,駱駝商隊在公元 4 世紀和 6 世紀之間取代了輪狀交通工具,使當地的古羅馬道路被取代,新城鎮也不依該些舊道路網絡發展,因此舊道路和現在的經濟繁榮無關係,整體經濟亦不那麼繁榮。

發現對未來的基礎設施規劃也有影響。關於在哪裡設置公路和鐵路路線的決定有可能顯著改善特定地區的經濟環境,而這種改善可以持續很長時間。

來源:

Science Alert, Ancient Roman Roads Still Have a Mysterious Effect, Even When They Vanish

報告:

Dalgaard, C., Kaarsen, N., Olsson, O. & Selaya, P. (2022). Roman roads to prosperity: Persistence and non-persistence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 50 Issue 4, December 2022, p.896-916. doi: 10.1016/j.jce.2022.05.003

文/AC、審/W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