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貓島」貓傳染性腹膜炎突爆發 英學者確認為由全新冠狀病毒引起
地中海島國塞浦路斯過往以擁有 100 萬隻貓而成為國際知名的「貓島」,但今年較早前當地已有數千隻貓離奇死亡,成為了國際新聞。當地的貓陸續出現發燒、腹腫和嗜睡等貓傳染性腹膜炎 (FIP) 症狀, FIP 是一種由貓冠狀病毒引起的常見疾病,但學者難以解釋當地為何 FIP 病例突然激增。
最新刊於預印期刊平台 bioRxiv 的研究已確定了一個可能的罪魁禍首——當地爆發的是一種新型貓冠狀病毒株,並從一種名為泛熱帶犬冠狀病毒 (pCCoV) 的高毒性狗病原體中取得關鍵 RNA 序列。
無參與研究的康乃爾大學獸醫學院病毒學家 Gary Whittaker 指出,雖然之前已有過犬貓冠狀病毒交叉,但這是第一次有文獻記錄貓冠狀病毒與 pCCoV 融合。
塞浦路斯的獸醫今年年初已就 FIP 病例增加發出警報,但該些病例與 COVID-19 無關,也不會影響人類。截至 7 月,當地有媒體稱已有近 30 萬隻貓死亡。不過,當地獸醫將數字大幅修訂至約 8,000 隻。在 8 月,塞浦路斯政府同意獸醫使用人類治療 COVID-19 藥物莫努匹韋(molnupiravir) ,該藥物的治療機制是阻止冠狀病毒複製,也似乎對 FIP 有效。
病例的迅速增加也困擾學界。大多數貓冠狀病毒會感染腸道,引起輕微感染,但不會升級為 FIP 。然而,病毒株很容易透過糞便在貓之間傳播,有時更會突變成一種更危險的病毒 FIP 病毒 (FIPV) ,感染免疫細胞並引發嚴重疾病。 但與感染腸道病毒株不同的是, FIPV 通常不會在動物之間傳播。
為了確定導致當地爆發的原因,愛丁堡大學研究團隊從塞浦路斯診所收治的病貓腹部和脊柱中收集體液樣本,並使用 RNA 測序來尋找病毒資訊。團隊發現了一種全新的貓冠狀病毒,並將之命名為 FCoV-23 ,當中 RNA 有一大部分來自狗病毒 pCCoV 。
有參與研究的愛丁堡大學羅斯林研究所病毒學家 Christine Tait-Burkard 解釋, FCoV-23 似乎是由一種貓冠狀病毒在身份不明的動物宿主中遇到 pCCoV ,並吸收後者用來進入宿主細胞的刺突蛋白時演化而來的。她又指,這些基因調整可能導致 FCoV-23 引起嚴重的 FIP ,同時仍能感染腸道並透過糞便傳播。
研究團隊也推測,刺突蛋白的變化可能使 FCoV-23 在動物宿主體外更加穩定,增加了透過接觸受污染糞便傳播的機會。
目前尚不清楚 FCoV-23 的傳播範圍有多遠,雖然團隊已確定在英國發現一宗從塞浦路斯進口的貓感染了該病毒。不過 Tait-Burkard 重申,島外貓的整體風險仍然很低。
格拉斯哥大學病毒學家兼歐洲貓科疾病諮詢委員會主席 Margaret Hosie 表示,看到塞浦路斯的相關病毒學數據令人興奮,但關於 FCoV-23 如何傳播和引起疾病,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處理。她指出,當地本年 FIP 病例顯著增加部分原因是由於人類對該疾病的認識有所提高。她又補充,貓冠狀病毒和 pCCoV 已在地中海地區共存多年,因此基因交叉可能在一段時間之前已發生。
Tait-Burkard 的團隊目前正與塞浦路斯當地研究人員合作,對當地貓進行 FCoV-23 檢測,以更了解其盛行率和死亡率。團隊亦想調查 FCoV-23 的獨特特徵是否可解釋其明顯高比例的神經系統症狀——該些症狀出現在 28% 的病例中,而典型 FIP 的比例僅為 14%。
來源:
Science, New feline coronavirus blamed for thousands of cat deaths in Cyprus
報告:
Attipa, C., Warr, A.S., Epaminondas, D. & et al. (2023). Emergence and spread of 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due to a highly pathogenic canine/feline recombinant coronavirus. bioRxiv 2023.11.08.566182; doi: 10.1101/2023.11.08.566182
文/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