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熱白蟻蛀木速度更快 國際團隊警告或啟反饋循環加劇氣候變化 

說起白蟻,你可能會擔心木製家俬會被蛀造成危險,但事實是全球只有 4% 白蟻物種被認為是害蟲。在自然界中,食木白蟻在溫暖的熱帶和亞熱帶生態系統中發揮著廣泛而重要的作用,將必需的養分循環到土壤中,並將碳釋放回大氣中。

最新刊於《科學》研究則首次量化了白蟻對溫暖的喜愛程度,並發現白蟻在 30°C 地區中,吃木速度比在 20°C 地區的快 7 倍。研究又表明,隨著氣候變化增加了白蟻在全球的潛在棲息地,擴大其「領土」,同時也能將更多儲存在枯木中的碳釋放到大氣中。

樹木在全球碳循環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光合作用,樹木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當中大約一半的碳會成為植物質量。

大多數樹木的高度和直徑每年都在緩慢增長,而只有一小部分會死亡成為枯木。碳會在枯木中累積,直到枯木被燃燒,或由真菌和細菌等微生物,或白蟻等昆蟲消耗完畢而釋出。

如果枯木很快被消耗掉,儲存的碳將迅速釋放回大氣中。但如果腐爛緩慢就會緩減到大氣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的累積。因此,了解腐爛枯木的生物群落動態對預測氣候變化幅度有重要作用。

測試白蟻吃木速度

過去人類已知有利於微生物消耗枯木的條件,並通常會隨著溫度每升高 10°C 而速度增加一倍。在潮濕條件下,枯木的微生物腐爛通常也更快。另一方面,學界對以枯木為食的白蟻的全球分佈,或者這種分佈如何響應世界各地的不同溫度和濕度水平所知甚少。

為了更全面調查,是次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個評估白蟻對枯木消耗率的協議,並在澳洲昆士蘭東北部的熱帶草原和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中對其進行測試。

團隊在土表放置一系列以網格覆蓋的木塊。一半網格上有小孔,讓白蟻可以進入木塊。另一半則無打孔,所以只有微生物可以進入木塊。團隊每 6 個月收集一次木塊,發現被網孔覆蓋的木塊比沒有孔的木塊腐爛得更快,代表白蟻對這種消耗枯木成效顯著。

團隊最終在六大洲的各種棲息地 130 多個地點進行了相似的研究,讓團隊能夠評估白蟻的枯木消耗率如何隨氣候因素例如年平均溫度和降雨量而變化。

白蟻不喜歡太多雨

對於只有微生物可以接觸到的木塊,團隊證實了每年平均溫度每升高 10°C,各個地點的枯木腐爛率大約會增加一倍。當測試地點年降雨量較高時,例如昆士蘭的熱帶雨林,腐爛率會進一步增加。

對於白蟻進入到的木塊,團隊觀察到腐爛率和溫度之間有更明顯關係,在比其他地方溫度高 10°C 的地方,枯木通常腐爛的速度幾乎快 7 倍。團隊更指,澳洲北部邊緣熱帶城市達爾文附近的木塊腐爛速度比溫帶塔斯曼尼亞的甚至快十倍以上。

在年平均降雨量低到中等的溫暖地區,白蟻造成的木塊消耗量最高,而在南非亞熱帶沙漠中的腐爛速度是波多黎各熱帶雨林中的 5 倍。這可能是因為太多雨水,會限制白蟻尋找枯木的能力。

團隊又以電腦模型預測,在未來幾十年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合適的白蟻棲息地將在赤道以北和以南擴大,這些地區的白蟻活動將會增加。團隊警告,涉及枯木的碳循環將變得更快,樹木吸入的二氧化碳會加快釋出大氣之中,啟動了反饋循環,加速氣候變化的步伐。

來源:

The Conversation, Termites love global warming – the pace of their wood munching gets significantly faster in hotter weather

報告:
Zanne, A.E., Flores-Moreno, H., Powell, J.R. & et al. (2022). Termite sensitivity to temperature affects global wood decay rates. Science Vol377, Issue 6613, pp1440-1444. doi: 10.1126/science.abo3856

文/A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