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警告不減排碳 全球最大冰蓋 2500 年將致 5 米海水水位上升

最新刊於《自然》的模擬研究表明,如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仍然維持高水平,令溫升超過 2°C,到 2100 年,世上最大的冰蓋東南極洲冰蓋 (EAIS) 可能導致海水水位上升近半米。

該研究指,溫室氣體持續在相若水平排放的話,到 2300 年 EAIS 可能會使全球海水水位上升 1 到 3 米, 2500 年則會升 2 到 5 米。多個沿海城市包括香港、紐約等都會有沒頂威脅。

然而根據該研究,如果排放量能大幅減少,到 2100 年 EAIS 可能只會導致全球海水水位上升約 2 厘米,遠低於格陵蘭和南極洲西部預期的冰蓋損失。

領導研究的杜倫大學地理系教授 Chris Stokes 指出,研究的關鍵結論是,東南極洲冰蓋的命運仍然掌握在我們人類手中。該個世上最大冰蓋如果完全融化,會令全球海水水位上升 52 米。 Stokes 表明「不要喚醒這個沉睡巨人」是非常重要。

Stokes 補充,將全球溫升限制在《巴黎氣候協定》設定的 2°C 限值以下,應該意味著人類可以避免最壞的情況,甚至可能阻止東南極洲冰蓋的融化,從而限制其對全球海洋的影響水平上升。

不過,研究確實指出,預測的最壞情況「非常不可能」出現。

全球多國元首在 2015 年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同意,將全球暖化幅度限制在遠低於比前工業時代高  2°C 以內,並盡一切努力將溫升遏止在 1.5°C 內。

團隊亦在是次研究中發現有證據表明,在 300 萬年前,當氣溫比現在高 2 至 4°C 時,部分 EAIS 曾「坍塌並導致海平面上升幾米」;即使在 40 萬年前,有證據表明, EAIS 的一部分向內陸後撤 700 公里,以應對僅 1 至 2°C 的全球暖化,因此 EASI 並不像學界此前所認為的穩定和免受暖化影響。

來源:

AFP, New Predictions Reveal The Fate of The World’s Biggest Ice Sheet if We Don’t Act

報告:

Stokes, C.R., Abram, N.J., Bentley, M.J. & et al.  (2022). Response of the East Antarctic Ice Sheet to past and future climate change. Nature 608, 275–286. doi: 10.1038/s41586-022-04946-0

文/AC、審/W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