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肥波:弓形蟲竟可助狼隻更易成為群族首領!
弓形蟲 (Toxoplasma gondii) 可以感染不少溫血動物的大腦並改變其行為,甚至殺死宿主以傳宗接代。不過,最新刊於《通訊生物學》的研究就指,受感染的狼實際上可能會從中得益——弓形蟲感染會使狼變得更大膽,更有可能成為狼群的領導者,讓牠們能分散到其他棲息地,從而獲得更多的繁殖機會。
弓形蟲是甚麼
弓形蟲是種單細胞寄生蟲,只能在寵物貓和其他貓科動物中繁殖。受感染的貓在糞便中排出充滿孢子的卵囊,這些卵囊可在植物、土壤或水中存活,而食用未煮熟的肉類或野味均有機會攝取活卵囊。
當包括人類的宿主吞食卵囊時,弓形蟲孢子會釋出並擴散到大腦和肌肉中,形成新的囊腫。事實上,全球有約四分之一的人受弓形蟲感染,但在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會控制寄生蟲,但這種惡名昭彰的寄生物仍會導致自然流產和孕婦懷孕期間的其他嚴重疾病。
另一方面,感染了弓形蟲的囓齒類動物(例如老鼠)則會失去對捕食者的恐懼。潛藏在宿主大腦中的囊腫會以某種未知方式增加多巴胺和睾酮 (Testosterone) ,從而增強宿主膽量和冒險精神,並增加宿主被貓殺掉咬吃的機會,而這正是弓形蟲的目的,完成其生命週期。
幫助弓形蟲繁殖的當然不限於囓齒類。 2016 年,中非國家加蓬的研究團隊曾發現,感染了弓形蟲的圈養黑猩猩不再厭惡豹尿。去年,另一團隊則在其報告描述,於肯亞感染弓形蟲的年幼鬣狗如何冒險靠近獅子,使自己更容易被殺死。
令受感染狼更大膽
幾年前,當美國蒙大拿大學團隊得知黃石國家公園的一些狼感染了弓形蟲時,就嘗試追蹤了解該寄生物是否也會改變狼的行為。
團隊首先仔細研究了 26 年來對公園內灰狼的研究,包括從公園各區收集的血液樣本弓形蟲含量檢測結果,團隊又檢查了弓形蟲另一宿主美洲獅的數據。團隊發現,在有大量美洲獅的地區活動的狼更容易感染弓形蟲,而這些狼很可能是從美洲獅感染,例如吃掉這種大型貓科動物的糞便。
不過,團隊指出狼似乎是弓形蟲的死胡同,因為狼不太可能將寄生蟲傳回美洲獅。
當比對感染數據和過去的實地觀察,團隊又發現受感染的狼更有可能成為狼群的領導者。受感染的狼也更有可能在較年輕時離開狼群,尋找新的領地或其他狼群,就像受感染的老鼠一樣變得更渴望周圍探索。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受感染的狼甚至其狼群可能會變得非常成功,不斷開闢新領土,並且更願意承擔風險。
當然,大膽的狼也更有可能被汽車撞到或離開公園邊界被獵人射殺。 而受感染的狼群首領也有可能在交配時傳播弓形蟲,感染的風險很有可能超過長期的好處,尤其狼是公園的主要物種之一,弓形蟲可以對生態系統與食物網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報告:
Meyer, C.J., Cassidy, K.A., Stahler, E.E. & et al. (2022). Parasitic infection increases risk-taking in a social, intermediate host carnivore. Commun Biol 5, 1180. doi: 10.1038/s42003-022-04122-0
https://doi.org/10.1038/s42003-022-0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