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火濃煙破壞臭氧層 專家:影響屬暫時性、可修補

山火除了引致大量濃煙釋出二氧化碳外,最新刊於《科學》的研究更指,這些濃煙會破壞臭氧層。換言之,隨著氣候變化加劇,令山火更頻繁出現,來自太陽的紫外線輻射將更易到達地表,影響人類健康。

離地球 10-30 公里的大氣平流層中有一層薄薄的臭氧 (O3),稱為臭氧層,將太陽散發出的致癌紫外線 (UV) 吸收,保護地球上的人類和各種生物。自 1985 年,科學家發現南極上空臭氧層穿窿,令各國擔憂。其後各國於 1987 年簽訂《蒙特利爾議定書 (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 the Ozone Layer) 》逐步淘汰 CFC (Chlorofluorocarbons, 氟氯烴 ) ,避免其繼續破壞地球臭氧層。

負責是次研究的加拿大團隊發現,2019 年和 2020 年澳洲山火產生的濃煙在數月內破壞了南半球的大氣臭氧。團隊利用加拿大太空局大氣化學實驗 (ACE) 衛星的數據來測量平流層中煙霧顆粒造成的影響。

領導研究的滑鐵盧大學化學系教授 Peter Bernath 指,澳洲山火將酸性煙霧顆粒帶至平流層,破壞了調節臭氧層的氯、氫和氮化學平衡。這亦是人類首次對山火煙霧進行大規模測量,並表明煙霧會將這些臭氧調節化合物轉化為更具反應性的破壞臭氧化合物。”

慶幸的是,山火造成的影響與極地上空出現的臭氧洞類似,屬暫時性且可修補;一旦煙霧從平流層消失,臭氧層情況就可恢復到原本水平,但山火發生率增加將意味著相類似的破壞將更頻繁地發生。

來源:

University of Waterloo, Smoke from major wildfires destroys the ozone layer, study shows

報告:

Bernath, P., Boone, C. & Crouse, J. (2022). Wildfire smoke destroys stratospheric ozone. Science 17 March 2022 Vol375, Issue 6586, pp1292-1295. doi: 10.1126/science.abm5611

圖片攝影師:Björn Austmar Þórsson,連結:Pexels

文/A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