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300 年歷史「美人魚」木乃伊進行科學分析 本年9 月將公布結果

本年三月初,日本研究團隊從岡山縣淺口市的一座名叫圓珠院(円珠院)的佛教寺廟中取得一具「美人魚」木乃伊進行分析,希望可以透過現今技術找出此木乃伊的故事及身世。
據日本及海外媒體報道,該不知名生物木乃伊於 1736 至 1741 年日本江戶時代被漁民捕獲,隨後被放到廟宇所設的玻璃箱內供奉,亦會供善信參拜,被視為有著保平安及祈求健康之用。最近 40 年,木乃伊因表面開始剝落甚至殘缺就被移到倉庫內。直到岡山民俗學會(Okayama Folklore Society)的木下浩(Hiroshi Kinoshita)因為從研究文獻時發現到一張該木乃伊的照片而令其重見天日。
這具木乃伊全長約 30.5 厘米,上半身有著像猴子的頭顱及樣貌,下半身則帶魚尾,有人曾推斷其身上的頭髮及指甲是來自人類。為了考究是否真的由不同生物組合製成,自然歷史學家佐藤清明 (Kiyoaki Sato) 連同其他科學家在二月成功游說寺廟讓他們分析木乃伊後,立刻為此木乃伊進行電腦掃描,並抽取木乃伊的 DNA 樣本去斷定當中含有的動物種類。研究成果將於秋天 9 月中旬發布。
美人魚木乃伊在日本當地傳說有著重要地位,相傳是代表長壽及會帶來治療功用。因此,寺廟都視此美人魚木乃伊為健康的象徵,在 COVID-19 肆虐期間僧人更向木乃伊祈求希望疫情快完結。另一邊廂,日本曾經亦有偽造美人魚木乃伊來吸引外國旅客的記錄,當中以「斐濟美人魚」故事最廣為人知。有人以幼紅毛猩猩(orangutan)為上半身與與下半身縫合而成身長三呎的「斐濟美人魚」在十九世紀輾轉賣到電影《大娛樂家》(The Greatest Showman)的主角馬戲團之父P.T. Barnum手上並於美國作巡迴展覽。
來源:
Baker, H. March, 2022. Haunting ‘mermaid’ mummy in Japan is probably a gruesome monkey-fish mix. LiveScienc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livescience.com/mummified-mermaid-in-japan
文/ WL 、審/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