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蒨【夏威夷山火】大型災難應對之困難
災難現場的處理難度甚高,而且情況每一刻都在變,要鑑定災難死者身份 (Diaster Victim Identification, DVI) 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藉著最近夏威夷山火新聞,分享一下當中可能會面對到的困難及挑戰。
進入災場搜救前的策略及評估
大型山火或是火災現場的搜證行動其實比想像中困難。以之前曾協助處理的 2017 年英國倫敦大火為例,進入災場搜索前,首要考慮是樓宇結構,評估現場情況會否為搜索隊帶來生命威脅。
雖然是次山火現場環境與上文倫敦大火不盡相同,搜救現場未有向高空發展的大樓,然而,經大火高溫燃燒後,災場的殘餘物可能會釋出各種化學物質,因此在展開搜救行動前,必須小心評估災場情況,並制定搜救策略。
災場的DNA採集
災場氣味極為「複雜」,被大火燃燒過的動物及人類殘骸難以辨別,需要極度耐心。搜救人員同時需要紀錄發現殘骸的位置,此舉有利調查火勢蔓延的速度及重組災場時序,對後來為死者遺骸辨別身份也有很大的幫助。相信大家從新聞報導中亦得悉當局呼籲受災者家屬提供 DNA ,這是每當災場有「不能以長相或其他外在身體特徵」辨析死者身份時採用的方法,專家會嘗試抽取骸骨的 DNA 與家屬提供的版本比對,從而為骸骨「找回身份」。但今次山火面積廣闊,而且高溫會破壞骸骨的 DNA ,所以如果能夠找到從牙齒並從中提取 DNA 的話,會大大提高成功辨別身份的可能性。所以,家屬提供親人的 DNA 給災後處理團隊作身份鑑定是十分重要的,而一般都可以從日常使用的梳子、牙刷等日常需要直接接觸身體的物件或用品上取得所需要的樣本作化驗。
以牙齒/牙科紀錄鑑定身份
此外,牙齒屬人類身體結構中非常堅硬的部份,即使經歷高溫大火,遺骸殘餘的牙齒可透過比對死者受災前的的X光片或醫療紀錄,從而鑑定身份。雖然死者而已,但至少不是「下落不明」,這也是搜救人員為家屬能夠做到的一點小事。
利用牙齒鑑定身份屬大型災難中經常採用的方法,以南亞海嘯為例,死者的容貌因為各種原因而不能辨認,牙齒就是可靠的憑證,算是成功率非常高的方法。
今次夏威夷山火與其他大型災害的類似之處
由於火災蔓延迅速,估計當時很多人都跳到海裡逃生,惟最後命喪大海。遺體最終隨浪回到岸邊或陸地,這點與當年南亞海嘯甚為相似,而兩個受災地點也是度假勝地,對很多人來說也要用很多時間才能在精神上接受事實。今次山火蔓延到島上,為免對當地的基建構成壓力,並將資源分配到照顧生還者及其他搜救工作上,作為一般大眾,現時避免前往受災地點,就是最應該做的事。
隨着搜救工作展開,預料今次夏威夷山火的實際傷亡數字仍有待更新,近年因極端天氣而釀成災害的例子甚多,今年的酷熱天氣也令希臘受山火波及,我們更應該正視我們的生活方式,著實研究如何令地球變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