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研究:睡眠不足5小時駕駛危險程度如醉駕 學者促監管疲勞駕駛問題
最新刊於《自然與睡眠科學》的研究指,如果睡眠時間少於 5 小時後駕車發生車禍的可能性,就如飲酒超過法定限度一樣。
過去 20 年,全球醉駕造成的車禍數量明顯減少,因為各國都在這方面的教育、執法力度與宣傳都取得成功。然而,現時已知約 20% 的車禍是由疲勞引起,但各國在減少因疲勞引起的車禍數量方面進展甚微。
在香港,不少人都知道每 100 毫升呼氣內超過 22 微克酒精就屬於醉駕。是次的澳洲團隊則想知道類似的法例標準可否用於睡眠不足的司機身上。
為此,團隊評估並審視了 61 個來自實驗室和實地的研究,確定司機需要多少睡眠時間才能安全駕駛。團隊發現,在 24 小時內睡眠時間少於 4 至 5 小時,駕車造成的車禍風險會增加大約一倍,與司機醉駕最低定義門檻發生車禍的風險相同。
不僅如此,每減少 1 小時的睡眠,司機發生車禍的風險就會顯著增加。一些研究甚至表明,當司機前一天的睡眠時間為 0 到 4 小時時,他們發生車禍的可能性可能高出最多 14 倍。
團隊表明,根據這些科學證據,要求司機在開車前有一定睡眠時間是合理的,並希望政府考慮立法,在司機開車前至少睡 4 至 5 小時。
然而,要規範疲勞駕駛,還需要大量的公眾支持,尤其一些情況下並非司機不想睡多一點,他們可能是新手父母、需要輪班工作,甚至可能有失睡問題。另一方面,暫時也無類似檢測醉駕的方法評估疲勞程度;一些人可能睡超過 5 小時依然非常疲倦,真的造成意外他們是否又不須承擔法律責任呢?
規範疲勞駕駛並非新想法。在美國新澤西州, 2003 年已對司機開車前的睡眠時間立下清晰要求,但該安全駕駛法例極為寬鬆,只要求司機 24 小時內睡眠時間超過 0 。團隊指,目前正在與不同社會上的持份者磋商,希望能在澳洲監管疲勞駕駛的問題。
來源:
The Conversation, Driving on less than 5 hours of sleep is just as dangerous as drunk-driving, study finds
報告:
Sprajcer, M., Dawson, D., Kosmadopoulos, A. & et al. (2023). How Tired is Too Tired to Drive? A Systematic Review Assessing the Use of Prior Sleep Duration to Detect Driving Impairment. Nat Sci Sleep. 2023;15:175-206. doi: 10.2147/NSS.S392441
文/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