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研究:古羅馬人曾恆常維護水利系統
現代水利部門與公司都會努力為市民提供潔淨用水,而最新刊於《科學報告》的研究指出,從法國南部 Cahors 出土的古羅馬迪沃納渡槽 (Divona aqueduct) 上形成的沉積物中發現了古代水管理痕跡。換言之早在 2,000 年前,古羅馬水利工程師一直在定期管理水利系統和維護水源。
該個牛津大學團隊指,工具痕跡、方解石變形孿晶、清潔和維護產生的碎片等證據都表明,這些碳酸水垢在維護過程中定期被古羅馬人清除。
團隊指,沃納渡槽在公元 1 世紀初至公元 4 世紀或 5 世紀早期期間運作,期間有定期維護一直持續到渡槽使用的最後幾年,否則水垢會變厚堵塞渡槽。曾任羅馬市自來水廠主管的古羅馬作家 Sextus Julius Frontinus 曾撰寫渡槽維護的文章,表明清潔程序「迅速進行,而且從來沒有在夏天進行」。
團隊計算了渡槽剖面層數並分析當中穩定氧同位素,記錄了共 88 年的渡槽活動,以及確定渡槽中水的季節性溫度變化。剖面的不平顯示,渡槽清潔頻率大概為 1 至 5 年一次,平均為每 2.8 年一次,表明古羅馬人有定期清潔制度。
團隊又指出,每次清理都是在很短時間內完成,可能不到一個月,而且每次清理是在春季、秋季或冬季進行的,但從未在夏季進行過,與 Sextus Julius Frontinus 所說的吻合。
團隊認為,發現除了揭示古羅馬人有實行水利管理之外,渡槽工程還有助揭示當地經濟和政治穩定的情況。團隊指:「定期維護可作為古鎮組織結構良好的證據,而定期維護較少則表明有社會經濟壓力。」
對迪沃納渡槽和鄰近渡槽的研究仍在進行中,團隊懷疑,渡槽不僅可提供有關古代晚期羅馬生活的資訊,還可提供有關法國南部社會最終崩潰的政治和環境原因。
來源:
University of Oxford, What did the Romans do for us? Aqueducts and the art of Roman water management
報告:
Sürmelihindi, G., Passchier, C.W., Rigal, D. et al. Roman aqueduct maintenance in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of Divona, France. Sci Rep 13, 12035 (2023). doi: 10.1038/s41598-023-38655-z
文/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