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太空數月流失數十年骨質量 返地球後一年仍無法恢復

最新刊於《科學報告》的研究指,太空人會在太空中失去了數十年的骨質量,且大部份人即使回到地球後一年,也無法恢復正常的骨質。研究警告,這可能是未來火星任務的重大問題。

過去的研究表明,太空人每在太空逗留一個月都會失去 1% 到 2% 的骨質密度,因為在站立和行走時,重力的缺乏會減輕他們腿部壓力。

為了解太空人在回到地球後如何恢復骨質,是次研究掃描了 17 名太空人在國際太空站停留之前、期間和之後的手和腳骨質密度,並發現他們失去的骨質密度相當於他們回到地球後幾十年的流失量。

團隊又發現, 9 名太空人的小腿脛骨骨質密度在回到地球一年後仍未完全恢復,並且流失了大約 10 年的骨質量,而在國際太空站上執行時間最長的任務(從 4 到 7 個月不等)的太空人骨質恢復得最慢。

太空人 Tim Peake 在國際太空站進行重訓,以了解人類肌肉系統在微重力下的影響。Credit: NASA

領導研究的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放射科教授 Steven Boyd 指出,發現對於計劃未來的火星任務來說,是個重大問題。他明言:「隨著時間推移,情況會繼續惡化嗎?我們不知道。」他補充,太空人的骨質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後達到穩定狀態,但亦有可能會繼續失去骨質。

2020 年的一項模型研究預測,在為期 3 年的火星太空任務中, 33% 的太空人將面臨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去亦有研究指,拉舉 (deadlift) 被證明比跑步或騎自行車更有效保持骨質量,太空人可能要做更多下半身負重運動。

來源:

AFP, New Study Reveals Devastating Effect on Astronaut Bones From Living in Space

報告:

Gabel, L., Liphardt, AM., Hulme, P.A. & et al. (2022). Incomplete recovery of bone strength and trabecular microarchitecture at the distal tibia 1 year after return from long duration spaceflight. Sci Rep 12, 9446. doi: 10.1038/s41598-022-13461-1

文/A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