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新鼻免疫反應 解釋為何冬季更易染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最新刊於《過敏與臨床免疫學雜誌》的研究確定了一種生理變化,解釋為何我們在天氣較冷時更容易感染某些呼吸道感染,例如流感與 COVID-19 等,發現或可幫助醫學界在季節性高峰前有更好的預防措施。
在新聞稿中,有參與研究的麻省列布根總醫院耳鼻喉科轉化研究主任 Benjamin Bleier 醫生指出,感冒和流感季節都發生在較冷的月份,傳統的解釋是人更常在這些月份被困在室內,空氣傳播的病毒更容易傳播。然而,是次研究卻發現到一個我們生物學上的根本原因,並在整個 COVID-19 大流行期間得到了證實。
對我們來說,出問題的地方是鼻,這是我們身體抵禦入侵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 當正常運作時,鼻可檢測到病原體,然後釋放成群的細胞外囊泡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 來捕獲和攻擊入侵者。
在是次研究中,團隊則試圖確定這種免疫反應是否由通過鼻吸入的病毒引發。團隊利用一種冠狀病毒和兩種鼻病毒(導致普通感冒的病原體)進行人體細胞和鼻組織樣本進行測試,以及它們如何對三種病毒做出反應。
團隊發現,每種病毒都會觸發鼻腔細胞的 EV 群作出反應,但其信號路徑與對抗細菌的不同。 研究又顯示, EV 在抗病毒的反應中可以充當誘餌,攜帶受體與病毒結合,阻止其感染鼻細胞,而 EV 越多就越能在病毒與鼻細胞結合之前將之清除,從而抑制感染機會。
團隊隨後再測試了較冷的溫度如何影響這種反應。考慮到鼻內溫度高度依賴於吸入的空氣溫度,團隊要求健康志願者從室溫溫度下,轉移至 4.4°C 溫度下逗留 15 分鐘。團隊發現,鼻內溫度因此而下降了大約 5°C 。然後他們將這種溫度降低應用於鼻組織樣本,並觀察到免疫反應減弱,鼻細胞分泌的 EV 數量減少了近 42%, EV 中的抗病毒蛋白也有減少。
未來的研究方向相信會用其他病原體複製這些發現,同時利用其中動物模型以測量其在病毒感染時的鼻免疫反應。
圖:Andrea Piacquadio
來源:
IFL Science, Newly Discovered Immune Response Explains Why We Get Sick When It’s Cold
報告:
Di Huang, D., Taha, M.S., Nocera, A.L. & et al. (2022). Cold exposure impairs extracellular vesicle swarm–mediated nasal antiviral immunity.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doi: 10.1016/j.jaci.2022.09.037
文/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