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令陸橋曾現逾 900 米高冰障 更多證據證人類由水路抵北美洲
最新刊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 》的研究指,曾有相當於 300 層樓高的冰障,阻止了第一批人類通過曾經連接亞洲和美洲的陸橋進入新世界。換言之,定居於美洲的第一批人類極有可能是以船隻抵達太平洋沿岸。
現時有關人類最初如何遷移到北美洲,有兩個主流說法。較早的假設表明,當白令陸橋 (Beringia)相對無冰時從亞洲橫渡白令海峽至北美洲。近年的發現則指向,史前人類沿著亞洲、白令陸橋和太平洋沿岸以船隻抵達北美洲。
影響第一批史前人類抵達北美洲的主因是曾經覆蓋北美的巨大冰蓋。過去的研究表明,這些冰蓋邊緣之間的無冰走廊可能使人能夠從白令海峽前往內陸的大平原。
根據可追溯到 13,400 年前的石器,考古學家認為,史前文化克洛維斯 (Clovis) 的部落是第一批從亞洲遷移到美洲的人;過去無冰白令陸橋年代的研究亦表明,它可能是克洛維斯人的遷徙路線。
然而,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了大量證據表明克洛維斯文化之前已有人居於北美洲。例如,在 2021 年新墨西哥州的 60 個古代腳印表明人類大約在 23,000 年前就到達當地。 2020 年,另一團隊則在墨西哥中部發現了至少有 26,500 年歷史的石器。
最近期的發現也表明,無冰白令陸橋直到大約 14,000 到 15,000 年前才被打開,換言之最早的北美洲部落可能依賴沿海路線而非陸路抵達。然而,說法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為了幫助解開這個謎團,是次團隊試圖確定白令陸橋何時打開。團隊調查了從被認為存在無冰走廊的區域跨越 1,200 公里的六個地點採集 64 個地質樣本,同時分析當年冰蓋上的巨石放射性元素水平,以了解其當年於陽光底下曝露的時間,從而得知相對無冰的時段。
團隊指,白令陸橋直到大約 13,800 年前才完全開放,而冰蓋可能曾高達 910 米,較現時全球最高(829.8 米)、位於杜拜的哈里發塔高 。
領導研究的俄勒岡州立大學地質學家兼考古學家 Jorie Clark 指出,這是強而有力的證據,表明白令陸橋並無在第一批人類抵達北美洲時開啟,但他強調這些部落是否真的沿著沿海路線到達北美,還需要有更多證據,找到更多考古遺址。
Image credit:
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 Alaska / Flickr
來源:
Live Science, Massive ice-wall may have blocked passage for first Americans
報告:
Clark, J., Carlson, A.E., Reyes, A.V. & et al. (2022). The age of the opening of the Ice-Free Corridor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peopling of the Americas. PNAS 21 March 2022 119(14)e2118558119. doi: 10.1073/pnas.2118558119
文/AC、審/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