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確認加勒比海海膽去年大規模死亡兇手為纖毛蟲

2022 年 1 月下旬,一場大規模死亡事件侵襲加勒比海幾個島嶼附近海域的石灰海膽 (Diadema antillarum) 群族。到 6 月,問題已經蔓延到美國佛羅里達州、庫拉索島 (Curaçao) 和大安的列斯群島 (Greater Antilles) 的大部分地區。

這些海膽生活在溫暖的淺水區,以藻類為食。 受影響的海膽出現活動問題和失去其棘刺的控制,甚至導致棘刺脫落。表現出這些症狀的海膽會在兩天之內,尤其是棘刺脫落的,一是被獵食,一是死亡,但到底是甚麼疾病導致了這些症狀,該病又是如何傳播得如此快呢?最新刊於《科學進展》的研究則指,已發現幕後黑手。

研究的主要作者、康奈爾大學海洋生態學家 Ian Hewson 在聲明中指,當時,學界不知道這種死亡是由污染、壓力還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海膽對死亡事件並不陌生。 在 80 年代初期,近 98% 的加勒比海地區的海膽因仍然不明原因而滅絕。雖然無辦法發現是甚麼導致海膽中量死亡,但當時研究人員認為,死亡原因能夠通過水流遠距離傳播。據估計,30 年後只有原本 12% 的海膽數量能復原。

在是次大規模死亡事件發生後不久的 2022 年 3 月,團隊已開始觀察石灰海膽群族情況,並從加勒比海的 23 個地點收集海膽,進行一系列測試。

團隊最終發現到,死亡事件的兇手是稱為纖毛蟲 (Ciliate) 的微生物。 這些微生物遍布世界各地的水域環境中,雖然通常不會引起疾病,但這種被稱為盾狀纖毛蟲 (Scuticociliate) 的特殊物種曾參與過例如豹紋鯊的其他海洋物種死亡事件。

該團隊在每個受影響的海膽樣本中都發現了纖毛蟲,甚至在實驗室環境中複制了這種微生物。 當在實驗室條件下將纖毛蟲引入健康的海膽時,這些海膽會在幾天內死亡,與野外情況類同。 該團隊將這種大規模死亡稱為石灰海膽纖毛蟲感染症 (D. antillarum scuticociliatosis, DaSc),但無法知道情況是否與 1980 年代的死亡事件有關。

雖然,團隊還未知道甚麼原因促使纖毛蟲引發這次大規模死亡,以及該地區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是否影響了其生長,但團隊很高興找到了原因,並希望分享更多數據,以防止纖毛蟲進一步在海中傳播。

來源:

IFL Science, The Case Of The Mystery Sea Urchin Killer Has Finally Been Solved

報告:

Hewson, I., Ritchie, I.T., Evans, J.S. & et al. (2023). A scuticociliate causes mass mortality of Diadema antillarum in the Caribbean Sea. Science Advances Vol9, Issue 16. doi: 10.1126/sciadv.adg3200

文/A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