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狗與Karen 博士(及龜龜)快問快答

科學狗得悉Karen 博士最近出版了新著作《Karen博士21個海洋大探索》,與龜龜一起向讀者講述海洋世界的奧妙之處。除了書本內容之外,我們亦趁著剛過去的週末與Karen 博士進行快問快答,了解她對海洋的一些個人看法!

圖:文浩基

🐶 (科學狗): 你喜歡海洋嗎?

Dr. Karen:喜歡,細個家人帶我去沙灘玩就最開心。印象中好細個時會摸蜆。到在科大讀書時代,幸運地宿舍向住牛尾海,每晚都聽住海浪聲入睡,真的是豪宅般的享受。

🐶:為何會選擇用海洋生物做題材?龜龜有甚麼喻意呢?

Dr. Karen:首先係筆求人出版社找余海峯寫了本關於宇宙的書,然後就構思出一系列兒童圖書,希望請幾位科普人都寫。余海峯講天有幾高,於是我呼應下,講海有幾深。我本身對海洋科學這大題目都好有興趣,讀書時本科畢業研究習作 (FYP) ,和後來的博士論文都與海洋環境有關係。

至於龜龜,是因為家中飼養了三隻紅耳龜。我見余海峯隻貓 Simba 都有在他的書中出現,所以我都拉三隻龜下水,幫忙介紹海洋知識。

Karen博士與她的海洋世界朋友

🐶:有甚麼特別的海洋經驗與我們的讀者分享?

Dr. Karen: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工作期間,有個暑假我帶二十幾位學生去歐洲交流。其中一天行程是由德國一個沿岸城市庫克斯港市 (Cuxhaven) 坐 3 小時大輪船前往北海內的海姑蘭島 (Helgoland) 。

出發當日海上情況一般,而且風浪大。艘大船在北海拋兩個多小時的浪頭,記憶中絕大部份學生都拋到「暈陀陀」嘔吐大作。唯獨我無食暈浪丸都經得起該次考驗,甚麼都無發生。自此我獲得實驗數據,證明我是一個經得起風浪的人!嘿嘿嘿!

當然,海姑蘭島的歷史、地理和自然環境都十分獨特,滿地都是海豹和各種海鳥,加上探訪當地一海洋研究所,那幾天旅程相當充實和愉快。

🐶:你自己最喜歡書中哪種生物?為甚麼呢?

Dr. Karen:細路先要做選擇。我全都要!海洋生態之多樣,我思前想後花很多時間才能揀選這些海洋生物在書中介紹呀!

🐶:香港又有無一些海洋生物你特別有印象?

Dr. Karen:一定是寄居蟹。以前在科大海濱石灘有好多,讀海洋生物學實驗課用過牠們來做實驗,有些步驟對某些人而言算是相當可怕和殘忍,我想現在不會再做這類實驗;當時做完實驗覺得寄居蟹好慘,便拿了其中兩隻回宿住收養,怎料隔天牠們已魂歸天國。其實應該放回海濱才是正確的事。😒

鯨落之際能化做養份也應該,無須要為此感概

🐶:小朋友應該如何對待環境?

Dr. Karen:細心觀察與聆聽大自然,擁抱她!

🐶:隨著氣候變化加劇,海洋也無可避免地受影響,你自己有甚麼方法保護海洋?

Dr. Karen:「少做少錯」minimalism ,盡量避免用塑膠,買少點無謂東西減碳足印。各種塑膠廢物最終會產生微膠粒,污染空氣、陸地和海洋。已經有相當多文獻顯示城市生活中,各類消費與個人碳足印有相當大關連。近年愈來愈多國家和企業提及的「碳中和」概念其實超難達成。所以,由個人層面做起似乎更實制。

*********

《Karen博士21個海洋大探索》

「書展好科學」

日期:7月23日(六)

時間:下午3 至 4

嘉賓:麥嘉慧、余海峯、李衍蒨、馬學綸、文浩基

地點:書展筆求人攤位1B-A26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