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再發現新巨型企鵝 已知最大、重達 154 公斤
最新刊於在《古生物學雜誌》的研究指,在紐西蘭發掘出已知最大的企鵝化石,相信來自一種重達 154 公斤的巨型企鵝品種,並在 5,000 多萬年前在紐西蘭周圍的海洋生活。
該個新發現的巨鳥企鵝物種被命名為 Kumimanu fordycei 在紐西蘭南島北奧塔哥的海灘巨石中被發現,這些岩石的年代更可追溯到 5,950 萬到 5,550 萬年前。同一位置,團隊亦發現了八塊企鵝化石,有五塊屬於另一種新發現黃眼企鵝屬已滅絕成員 Petradyptes stonehousei ;一塊屬於已知的巨型企鵝碧絲巨鳥企鵝 (Kumimanu biceae),餘下兩塊則身分未明。
研究團隊根據與現代企鵝相比的骨骼大小和密度,估算了新發現企鵝的重量。 該團隊發現 P. stonehousei 重約 50 公斤,略重過現存的成年皇帝企鵝 (Aptenodytes forsteri) ,而 K. fordeycei 的重量則是 P. stonehousei 的三倍多,重達 154 公斤,比 170 厘米高的健康成年人重兩倍有多。
這亦令 K. fordeycei 成為已知最大型的企鵝。此前所發現的最大型企鵝為 3,700 萬年前生活於南極洲的卡氏古冠企鵝 (Palaeeudyptes klekowskii) ,該物種重 116 公斤 ,高約 2 米。第二大的是碧絲巨鳥企鵝,牠們重 121 公斤 ,高約 1.8 米。
K. fordeycei 的肱骨
Credit: Ksepka, D.T. & et al. (2023).
新發現的兩種巨型企鵝物種可能屬於最早的一批古代企鵝,或可找到企鵝是如何隨著時間推移而演化。不過,所有巨型企鵝都在約 2,700 萬年前滅絕,現代學者仍未清楚箇中原因,或可能是當時有新的大型海洋哺乳類出現於紐西蘭一帶爭奪資源。
團隊指,該兩個新發現企鵝物種具有相對原始的鰭狀肢骨骼,在很多方面,都類似既能在空中飛翔又能用翅膀在水下推進自己的鳥類,例如海雀和海鸚,但這兩個新企鵝物種都跟後代一樣都不懂飛。
企鵝祖先可能在大約 6,000 萬年前失去了飛行能力,轉而發展其游泳能力,不久之後企鵝物種誕生。 因此,這些早期的企鵝還沒有演化出在較晚出現的古代企鵝及其現存後代身上看到的超高效鰭狀肢。
K. fordycei 的巨大體型亦表明,企鵝譜系中很早就演化出龐大身軀,而這可能在當時是種生存優勢,例如更有效地調節體溫和潛水,是一種在企鵝失去飛行後不久的超強大選擇壓力。團隊推測,古代紐西蘭獨特的環境條件亦對巨型企鵝的出現和成功起關鍵作用,因為近海有適合海鳥的良好覓食地,在人類抵達之前,紐西蘭除了蝙蝠外沒有其他陸上哺乳類,也令企鵝可更安心築巢。
來源:
Live Science, Largest penguin ever discovered weighed a whopping 340 pounds, fossils reveal
報告:
Ksepka, D.T., Field, D.J., Heath, T.A. & et al. (2023). Largest-known fossil penguin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early evolution of sphenisciform body size and flipper anatomy.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20. doi:10.1017/jpa.2022.88
文/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