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關節中潤滑素水平或成治療痛風新方向
痛風 (Gout) 最早由古埃及人在公元前 2640 年左右發現,是人類其中一種有最悠久歷史的疾病。而現時這種疾病比過去都更為普遍,在香港影響大約 3% 的成年人口。
最新刊於《關節炎與風濕病學》的研究則確定了一種導致痛風及其發展為關節組織侵蝕的新分子途徑,或可將潤滑素 (lubricin) 這種關節液中發現的蛋白質,作為新預防和治療痛風療法研究方向。
痛風是最常見的炎症性關節炎,其中尿酸鹽 (urate) ,即肉類和酒精等富含嘌呤的食物的副產品,在關節內和關節周圍形成和積聚針狀晶體,這通常從足部的關節開始。此些晶體會導致關節腫脹與劇烈疼痛,可能發展為慢性關節損傷,從而限制患者的活動和生活質量。
血液中循環的尿酸鹽過多,即高尿酸血症 (hyperuricemia) 一直被認為是痛風的主因,但與直覺相反的是,大多數尿酸鹽水平高的人實際上並無患上這種疾病。事實上,無症狀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大約是痛風的 4 倍,而痛風患者的關節液中尿酸鹽含量也比血液的高得多。換言之,高尿酸血症不是刺激關節中尿酸鹽結晶沉積的唯一因素。
負責是次研究的國際團隊則從一個罕見的痛風病例,嘗試了解關節內尿酸鹽產生和晶體沉積的遺傳因素。該患者的關節出現了尿酸鹽結晶沉積和磨蝕,但血液中的尿酸鹽水平並不高。
利用全基因組測序、RNA 測序和定量蛋白質組學方法,團隊能夠確定患者體內被破壞的主要分子通路,令潤滑素顯著減少,該種黏蛋白為關節組織提供必要的潤滑和保護,並調節促進關節炎症的特定白血球的功能。
其他實驗又證實,在健康條件下,潤滑素可抑制已激活的白血球分泌尿酸鹽和黃嘌呤氧化酶 (xanthine oxidase) 這種產生尿酸鹽的酵素,並阻止尿酸鹽在關節中結晶。研究人員隨後評估了幾名患有常見痛風的患者,並確認他們的潤滑素水平也顯著降低。
有參與是次研究的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系教授 Robert Terkeltaub 指出,研究證明潤滑素可能是追踪患者患痛風風險的新生物標誌,針對維持和增加潤滑素的新藥,將可限制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和病情。
來源: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Study finds novel treatment targets for gout
報告:
Elsaid, K., Merriman, T.R., Rossitto, L. & et al. (2022). Amplification of inflammation by lubricin deficiency implicated in incident, erosive gout independent of hyperuricemia. Arthritis & Rheumatology. doi: 10.1002/art.42413
文/AC、審/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