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蘇威火山大爆發釋碎屑流 瞬間蒸發赫庫蘭尼姆古城居民屍體
當維蘇威火山在近 2,000 年前爆發時,羅馬城市龐貝城及其居民被活埋在火山灰中。 但是附近的赫庫蘭尼姆 (Herculaneum) 甚至幾乎找不到當地居民的遺骸。最新刊於《科學報告》的研究就指,當年部分赫庫蘭尼姆居民屍體可能在灼熱的氣體和顆粒爆炸中蒸發。
在 2018 年,考古學家發現了首個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赫庫蘭尼姆的居民遭遇可怕的死亡,他們的軟組織和血液在火山噴發的極端高溫下瞬間沸騰,頭骨亦從裡面爆開。到 2020 年,有團隊分析該古城出土的另一個頭骨,發現當中包含玻璃狀材料的碎片,相信遺骸的大腦已經玻璃化。
然而,並非所有學者都相信赫庫蘭尼姆的居民就這樣死去。因為大約 500°C的超高溫可能會產生玻璃化大腦、破裂牙齒、收縮的四肢、燒焦的骨頭和破裂的頭骨等觀察到的可怕現象,但一些屍體肋骨上保存的軟組織表明火山爆發發生時的溫度較低。
因此,羅馬第三大學的地質學家 Alessandra Pensa 領導的團隊著手重塑公元後 79 年維蘇威火山爆發時赫庫蘭尼姆的極端溫度。
團隊分析了 1960 年代從該古城 5 個不同地點挖掘出的 40 個燒焦木材樣本的反射光量,樣本的反射率表明了木炭形成時的溫度。
這些樣本表明,火山爆發時該古城溫度最初超過 500°C 。爆發所產生的第一個火山灰雲湧到赫庫蘭尼姆時,溫度可能已經達到 555°C ,因為赫庫蘭尼姆位於維蘇威火山腳下,比龐貝古城更近。團隊指出,這種溫度能夠導致人立即死亡,並在地面上留下幾分米 (decimeter, 1 分米等於 10 厘米) 的灰燼。
檢測到最高溫度的樣本來自古城北部 Collegium Augustalium ,當地正是發現玻璃化大腦的地方。團隊表示,此前在該古城西南海岸檢測到的較低溫度,可能是由於當火山灰雲首次到達海岸時與海水之間的互動造成。
隨後的兩波爆發攜帶了更多的火山灰和碎屑,但溫度略低分別在 390°C 至 465°C ,以及 315 °C 至 350°C 之間。這些火山碎屑流高度不可預測、以每秒數百米的速度緊貼地面行進。 火山碎屑流一般與最致命的火山災難有關,包括 1902 年法屬馬提尼克 (Martinique) 培雷火山爆發,幾乎立即造成近 30,000 人死亡。
根據蘇威火山爆發的目擊文獻,確實有描述看到火山灰雲「像溪流一樣在地面上移動」。
團隊強調,不僅火山碎屑流的極高溫度,動壓、酸性氣體和吸入灰燼窒息的組合也導致當地匿民迅速死亡。
儘管今天赫庫蘭尼姆遺跡已所剩無幾,但該古城戲劇性的終結是對維蘇威火山再次爆發的潛在警告。團隊建議,應該加固維蘇威火山「紅色地帶」內的建築物,以保護該區域現今大約 700,000 居民,避免他們在不能及時撤離時所遭受的火山爆發熱力影響。團隊又指出,如果再次有火山灰雲湧現,生存的關鍵取決於避難所防止熱塵氣體滲入的能力。
來源:
Science Alert, Ancient Roman City’s Missing Bodies Were Vaporized in Volcanic Blast
報告:
Pensa, A., Giordano, G., Corrado, S. & et al. (2023). A new hazard scenario at Vesuvius: deadly thermal impact of detached ash cloud surges in 79CE at Herculaneum. Sci Rep 13, 5622. doi: 10.1038/s41598-023-32623-3
文/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