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凱撒廣場發現文藝復興醫院尿壺等垃圾 或助了解現代醫學早期衛生措施

最新刊於 Antiquity 的研究指,在羅馬凱撒廣場 (Forum of Caesar) 內發現一個文藝復興時期的垃圾堆,當中有一系列醫療垃圾,包括有 500 年歷史的藥樽和尿壺,而後者是用於收集病人尿液進行醫學分析。

該個最初於 2021 年挖掘的 16 世紀醫療垃圾場位於公元前 46 年已竣工、由凱撒大帝 (Julius Caesar) 下令建造的凱撒廣場。該廣場空間卻在 1,500 年之後由 Ospedale dei Fornari 醫院佔據,當時的醫院工作人員更建起垃圾場堆填醫療垃圾。

負責是次考古計劃的國際考古團隊在這個文藝復興時期的垃圾場發現了一系列物品,當中有陶瓷器皿、玫瑰念珠、破碎的玻璃、硬幣和陶瓷駱駝雕像等個人物品。團隊認為,許多物品與 醫院常規病人護理有關。作為衛生措施,每個入院的人都會得到自己的「歡迎禮物」,這些禮物包括水壺、水杯、碗和盤子。

從垃圾場其中一個磚砌成的地窖回收的玻璃器皿中,有一半以上可能是中世紀拉丁醫學文獻中所說的 matula ,亦即尿壺。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觀尿術 (uroscopy) 是醫生的主要診斷方法。

報告解釋,患者的尿液會被倒入尿壺中,讓醫生觀察其顏色、沉澱物、氣味,有時甚至是味道,以了解患者是否患有黃疸、腎病甚至糖尿病等疾病,因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通常因葡萄糖過多而聞起來和嚐起來都有甜味。

尿壺在考古環境中一直很難被識別出來,主要是因為其形狀類似於油燈,而且在醫院垃圾場以外的環境中很少見到。

在垃圾場中,團隊亦發現一組與碳化木材,或經過火處理的木材相關的家具配件的鉛夾,這可能是過去已知用火燒例如鼠疫病人家居作防疫措施的證據。

團隊表示,一旦填滿,地窖就會基於衛生原因蓋上一層泥土。雖然垃圾堆填區當時存在於羅馬城牆外,但據研究的主要作者丹麥奧胡斯大學考古學家 Cristina Boschetti 指:「在地窖、庭院和蓄水池中堆放垃圾雖被禁止,卻是一種常見的做法。」因為這些地方都適合密封感染性廢物。

團隊總結時指,研究有助了解過去的衛生措施,發現同時強調考古學家需要更全面了解早期現代歐洲的衛生和疾病控制制度。

來源:
Live Science, Ancient ‘urine flasks’ for smelling (and tasting) pee uncovered in trash dump at Caesar’s forum in Rome

報告:
Boschetti, C., di Siena, L., Jacobsen, J.K. & et al. (2023). Disease control and the disposal of infectious materials in Renaissance Rome: excavations in the area of Caesar’s Forum. Antiquity, 1-17. doi: 10.15184/aqy.2023.34

文/A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