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學生製帶拖帆小型衛星 成本低、用AA電供電 更可助減太空垃圾
很多人都以為只有得到數以百萬計美元的預算、能承受地球大氣層以外嚴酷條件的材料,以及專家製造的衛星,才能完成太空任務。不過,美國常春藤大學之一的布朗大學,有一工程學學生團隊顛覆了這種觀念。
這個由 40 名學生以 1 年時間製作的衛星,使用大多數五金店都可以買到的現成用品,其總成本更僅約為 10,000 美元(折合約 78,000 港元)!
大約 10 個月前,他們甚至將這顆由 48 粒勁量 AA 電池和裝設了價值 20 美元微處理器供電的衛星,搭載 SpaceX 火箭進入太空。最新得到空軍太空司令部數據分析更表明,該顆衛星不僅成功運行,而且可能幫助減低日益嚴重的太空垃圾問題。
據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美國國防部全球太空監視網絡目前正在追踪 27,000 多件太空垃圾。這些垃圾包括地球軌道上不再發揮有用功能的任何人造物體,如廢棄的發射運載工具、與任務相關的碎片,甚至是已報廢的衛星,有些報廢的衛星在任務完成後數十年仍留在軌道上。布朗大學工程學副教授 Rick Fleeter 指,由於大多數垃圾衛星平均在軌道上停留 25 年或更長時間,對未來的任務或會造成影響。
是次由學生製作的衛星 SBUDNIC ,只是一個每面面積大約為一塊方包的立方體,上面有一塊由 Kapton 聚酰亞胺 (Kapton polyimide) 薄膜製成的 3D 打印拖帆。當升到離地大約 520 公里、遠高於國際太空站軌道時,該拖帆像雨傘一樣打開,有助衛星更快被推回地球。事實上,SBUDNIC 在本年 3 月初已位於地球上方約 470 公里處,而其他比這個衛星小的物體仍在 500 公里或更遠的軌道上。
現時的數據表明,SBUDNIC 將在 5 年內脫離軌道,比無拖帆的類似大小衛星估計 25 到 27 年才能脫離軌道快得多。換言之,可加快減少很多近地軌道上的太空垃圾。團隊希望將來可以將類似的拖帆添加到其他相同尺寸甚至更大型的裝置上。
這是布朗大學第二次有由學生設計的衛星被送入太空。之前的衛星 EQUiSat 在結束其任務之前圍繞地球轉了 14,000 圈,並在 2020 年底重新進入大氣層時完全燒毀。
來源:
Brown University, Satellite built by Brown students and launched by SpaceX shows a low-cost way to reduce space ju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