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評估警告:入侵物種正加快在全球蔓延 人類無法阻止浪潮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跨政府科學諮詢小組 (IPBES) 週一 (4/9) 發表科學評估,警告破壞森林與農作物、傳播疾病和顛覆生態系統的入侵物種,正在全球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蔓延,每年有約 200 種入侵物種進入新的生態環境進行破壞,而人類卻無法阻止這一浪潮。

由於人類的失敗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遠超過 4,000 億美元,比丹麥全國的 GDP 還要多, IPBES 甚至警告數字可能是「嚴重低估」。該報告又指,自 1970 年以來,數字呈急劇上升趨勢,經濟損失平均每 10 年翻四倍,但只有 17% 的國家或地區製定法律或法規來應對入侵物種問題。

報告總結表明,經濟擴張、人口增加和氣候變化「將增加生物入侵的頻率和程度,以及外來入侵物種的影響」。該報告又指,無論是偶然還是故意,當非本地物種最終出現在世界另一端時,人類都應受指責。

​從令東非維多利亞湖缺氧的鳳眼蓮,到消滅太平洋鳥類的鼠類和多種褐蛇、傳播 Zika 、黃熱病、登革熱和其他疾病的蚊類,該報告列出了超過 37,000 種入侵物種。研究團隊表示,大量物種入侵其他地方是有力的證明,顯示人類活動的迅速擴張,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自然系統,而且是地球進入了一個新地質時代「人類世」的佐證。

IPBES 報告顯示,某程度上由於巨大的貿易量,歐洲和北美擁有世上最集中的入侵物種。另外,入侵物種是 60% 有記錄的植物或動物滅絕的重要原因,是與棲息地喪失、全球暖化和污染等並列的主要推動因素之一。

報告又指,預防、根除、圍堵是對付入侵物種的三道防線,而在清除入侵物種成功率最高的地方也是最脆弱的地方,亦即是小型島嶼。

去年 12 月,各國在蒙特利爾達成保護生物多樣性全球條約,致力在 2030 年將外來入侵物種擴散速度減少一半。 IPBES 報告列出了實現這目標的整體策略,但沒有評估實現目標的機會。

來源:

AFP, Giant Study Warns Invasive Alien Species Are Spreading Out of Control

文/A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