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狼基因距離越遠狗隻腦容量更大 或受城市化複雜環境影響

最新刊於《演化》的研究指,與具有數千年歷史的古代狗隻品種相比,在基因上與狼更遠的現代狗隻品種大腦相對較大。不過團隊指出,腦容量的增加並非因為品種的角色或生活史特徵,而是可能受到近代城市化和更複雜的社會環境的影響。

一直以來,匈牙利生態研究中心演化生物學家 László Zsolt Garamszegi 都在研究動物大腦大小的演化。他在大學新聞稿指出,家養動物的大腦平均比其野生祖先小 20% 。這可能是因為家養動物的生活比野生動物簡單。在人類提供的安全環境中,牠們不需要害怕捕獵者的攻擊或自行尋找食物。因此,不需要維持耗費大量能量的大腦,釋出能量用於其他目的,例如生產更多後代,這亦對人類來說很重要。

是次研究是全球首個關於不同狗隻品種大腦大小的綜合研究,並耗時數十年時間收集 159 個狗隻品種的 865 個個體的頭骨樣本,進行電腦斷層掃描,其中 48 個代表了狗的祖先「狼」。

根據這些電腦斷層掃描圖像,狼的平均腦容量為 131 立方厘米,平均體重為 31 公斤。對於體重相似的狗,腦容量只有狼的四分之三,約僅為 100 立方厘米。這證實了馴化減少狗的腦容量。 然而,令團隊感到驚訝的是,狗隻品種在基因上與狼的距離越遠,其相對腦容量就越大。與預期相反,品種的原始角色、平均繁殖數量和預期壽命與大腦的大小無關。

另一位有參與研究的匈牙利羅蘭大學動物行為學系高級研究員 Enikő Kubinyi 指,狗的馴化大約在 2.5 萬年前就開始,但過去 1 萬年來,狗和狼的外貌並沒有甚麼不同。許多古老狗隻品種,例如雪橇犬現時仍長得很像狼。然而結果表明,與古代狗隻品種相比,現代狗隻品種腦容量的增加,無法根據其任務或生活史特徵來解釋。團隊只能推測原因,或許是更複雜的社會環境、城市化,以及對更多規則和期望的適應造成了變化,影響了所有現代狗隻品種。

來源:

Phys.org, Study finds the brains of modern dog breeds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ancient breeds

報告:

Garamszegi, L.Z., Kubinyi, E., Czeibert, K. & et al. (2023). Evolution of relative brain size in dogs—no effects of selection for breed function, litter size, or longevity. Evolution. DOI: 10.1093/evolut/qpad063

文/A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