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陸任務逾 50 年 火星表面人造垃圾已重達 7,100 多公斤
50 多年來,人類一直都在探索火星的表面。根據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廳 (UNOOSA) 的數據,各國已經在 14 次任務中向火星發送了 18 件人造物體,其中許多任務仍在進行中,而同一時間人類也在地球表面留下許多垃圾碎片。事實上,今年 8 月中,美國太空總署 (NASA) 證實,火星探測器毅力號 (Perseverance) 在著陸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疑似已損爛的網。

Credit: NASA/JPL-Caltech
美國西維珍尼亞大學機械人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Cagri Kilic 在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指出,至今人類已在火星留下逾 7,100 公斤的垃圾。他解釋火星上的人造垃圾主要來自三個來源,分別是廢棄的硬件、已停止活動的探測器,以及墜毀的探測器。
Kilic 指出,每一次火星任務都需要一個保護探測器的組件,當中包括一個隔熱罩,用於當探測器穿過火星大氣層時,以及一個降落傘和著陸硬件,以便其可以成功著陸。探測器會在降落時會逐步脫掉該些組件,而這些組件會飄落到火星表面的不同位置,之後會碎成更小的碎片,再被風吹至不同位置。
多年來,這些火星垃圾都時常被發現。除了 8 月公佈的情況,今年 6 月 13 日,毅力號亦在距離其著陸點 2 公里的岩石中發現了一塊巨大的、閃閃發光的防熱墊。 2012 年好奇號和 2005 年機遇號也遇到了其著陸器的碎片。

Credits: NASA/JPL-Caltech/ASU
另外,火星表面已殘留了 9 個停止活動的探測器,分別是火星 3 與 6 號著陸器、維京 1 與 2 號著陸器、旅居者號、曾失蹤多年的小獵犬 2 號著陸器、鳳凰號著陸器、勇氣號和近年宣佈停止任務的機會號。當中大部分完好無損,可能視為歷史遺跡多過是垃圾。
然而當中掉落的組件,都會對火星表面造成傷害。例如好奇號的鋁製車輪有些部分已經折斷,可能散落在好奇號於火星的路途上;一些組件則是故意留下的,例如毅力號在 2021 年 7 月將一個鑽頭棄在地面,以便更換一個新的鑽頭繼續收集土壤樣本。
墜毀的探測器及其碎片則是最後一個重要的垃圾來源。至今至少有 2 部探測器墜毀,另外 4 部在著陸前或著陸後失去聯絡,這是因為安全降落到表面是任何火星著陸任務中最困難的部分。
Kilic 強調,學界憂慮這些火星垃圾會對當前和未來任務構成的風險,因此毅力隊正在記錄發現到的所有人造物件碎片,並檢查是否有任何否會污正在收集的樣本; NASA 亦不斷檢查毅力號是否會被這些碎片纏住,但認為風險很低。
圖:Credit: NASA/JPL-Caltech
來源:
The Conversation, Mars is littered with 15,694 pounds of human trash from 50 years of robotic exploration
文/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