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下 5 萬年前遠古病毒仍具傳染性 學者警告或成潛在公共健康威脅

人類活動造成的全球暖化正在令北極圈的永久凍土層加速融化,最近刊於《病毒》的研究更表明,原本潛藏於永久凍土層數萬年的病毒在出土後,仍具傳染性,將可能危及動物和人類的健康。

這聽起來像科幻電影的情節,但科學家警告由於該些病毒未被充分認識,風險依然未明。

永久凍土覆蓋了北半球五分之一的面積,幾千年來一直支撐著阿拉斯加、加拿大和俄羅斯的北極苔原和北方森林。永久凍土就像時間囊一樣,除了保存古代病毒外,還保存了考古學家近年來發掘和研究的許多已滅絕動物的木乃伊遺骸,當中包括年幼穴獅和長毛犀牛等。

為了更好地了解永久凍土內病毒帶來的風險,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醫學院醫學和基因組學名譽教授 Jean-Michel Claverie 領導的團隊,對從西伯利亞 7 個不同地方採集的永久凍土層泥土樣本進行測試,以查看當中是否存在任何病毒顆粒,以及這些顆粒是否仍具傳染性。

結果顯示,當中分離出的幾種古代病毒株,並表明牠們都可以感染培殖的變形蟲細胞。

這些最新的病毒株代表了五個新的病毒家族,而根據泥土的放射性碳測年,最古老的病毒大約有 48,500 年歷史,並來自從地表以下 16 米的地下湖中採集的泥土樣本;最年輕的則在長毛象骸骨的胃和皮毛中發現,但距今仍有 27,000 年歷史。

Claverie 表明,感染變形蟲的遠古病毒經過這麼長時間後仍然具有傳染性,可能成為一個潛在嚴重問題。他擔心外界會將研究視為一種科學奇觀,而不會視遠古病毒復活為嚴重的公共健康威脅。

過去事件顯示有人類感染風險

在永久凍土層中發現的病毒或細菌確有機會感染人類。

1997 年,從阿拉斯加蘇厄德半島一個村莊的永久凍土層中挖掘出的一女性屍體的肺部樣本中含有導致 1918 年流感大流行的流感病毒株的基因組物質。 2012 年,科學家證實埋葬在西伯利亞的一名有 300 年歷史的女性木乃伊遺骸含有導致天花的病毒遺傳特徵。

2016 年 7 月至 8 月期間在西伯利亞爆發的炭疽病疫情影響了數十人和 2,000 多頭馴鹿,這也與異常炎熱的夏季,令永久凍土層加快融化有關,從而使炭疽桿菌的舊孢子從舊墓地或動物屍體重新飄至地表。

瑞典於默奧大學臨床微生物學系名譽教授 Birgitta Evengård 表示,各界應該更密切監測永久凍土融化中潛在病原體帶來的風險,但警告不要過份危言聳聽。她說:「如果永久凍土層中隱藏著一種我們數以千年來未接觸過的病毒,那我們的免疫系統可能無充分防禦。尊重情況並積極主動作出反應才是正確的事,而戰勝恐懼的方法就是找出更多相關資訊。」

然而,在現實世界中,科學家並不知道這些病毒一旦暴露在當今條件下還能保持傳染性多久,也不知道這些病毒遇到合適宿主的可能性有多大。畢竟北極圈仍然是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這使得人類接觸古老病毒的風險非常低。

來源:
CNN, Scientists have revived a ‘zombie’ virus that spent 48,500 years frozen in permafrost

報告:
Alempic, J., Lartigue, A., Goncharov, A.E. & et al. (2023). An Update on Eukaryotic Viruses Revived from Ancient Permafrost. Viruses 15(2), 564. doi: 10.3390/v15020564

文/A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