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糧「放題」不單令貓癡肥 更會減營養吸收、改變腸道微生物
貓奴很多時都不自覺地養肥自己的「主子」,牠們變得癡肥會影響活動、生活質素,亦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等的問題。除此之外,近期刊於《動物科學期刊》的研究發現,暴食習慣還會減少貓的營養消化,並導致腸道微生物出現變化。團隊表明,發現支持各位貓奴限餵並鼓勵「主人」多做運動。
該個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UIUC) 團隊,使用 11 隻成年已絕育雌性瘦貓進行研究。這些貓都在實驗正式開始前,都以市售的貓糧給予兩週的均衡營養飲食,並測度其健康基數。 之後的 18 週,牠們繼續食相同的食糧,但變成「放題」任食。
在貓糧「放題」任食開始後的 6、12 和 18 週,團隊會收集貓的糞便和血液樣本,以及透過頸圈感應器收集身體活動數據。
領導研究的 UIUC 營養科學學部暫任總監 Kelly Swanson 表示,團隊原本預計體重增加可能會導致貓的活動減少,但實際上我們沒有觀察到活動水平有任何一致的變化。然而,這可能會因個別的貓、環境,以及牠們與貓奴的互動程度而異。
總括而言,團隊發現「放題」令貓的體重自然增加,體脂水平亦隨之增加,但消化營養的能力卻下降。 Swanson 解釋,當貓攝取的貓糧較少時,從中吸收營養的效率會較高。但當貓糧量增加時,其通過消化系統的速度會更快,由進食到排糞所需時間縮減 25% ,同時令消化過程中吸收的營養也會減少。
故此,貓糧越多,貓的大便次數越多,糞便的酸性也越強,代表貓糧無被有效消化。
Swanson 又指,類似情況也在人類身上發生,人糞 pH 值低也表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吸收不良有關。
團隊又發現,「放題」前後貓腸道內的微生物類型有差異,其中有 10 個細菌屬 (genera) 受影響。值得注意的是,是次研究的貓腸道微生物組的變化,與肥胖人口中觀察到的變化有出入,表明當中可能有更複雜的因素造成,而不僅僅是體重。
團隊表示,進一步的研究可更仔細研究貓腸道微生物組的變化與其整體健康的關係。
當研究結束後,該 11 隻貓被限制飲食,已讓其體重減輕並恢復到基數水平。
團隊就建議各位貓奴,鼓勵主子多做運動換取食物,例如將食物分成少量放在不同位置讓牠們尋找等。
來源:
Science Alert, Overfeeding Cats Produces Changes Inside Them We Never Knew About
報告:
Opetz, D.L., Oba, P.M. & Swanson, K.S. (2023). Effects of overfeeding on the digestive efficiency, voluntary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and fe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biota of adult cats.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Volume 101, 2023, skad338. doi: 10.1093/jas/skad338
文/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