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鳥帶釘鐵絲圈竟成烏鴉築巢材料 學者:鳥類適應城市環境終極例子

鳥類從來不迴避將人類垃圾變成築巢材料,但牠們的傑作仍然令人驚訝。最新刊於 DEINSEA 的研究指,在荷蘭鹿特丹和比利時安特衛普的樹上找到 4 個鳥巢幾乎完全是用建築物防盜,甚至是阻止鳥類逗留的帶釘鐵絲圈築成。

鹿特丹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 Kees Moeliker 指,他研究了在該市主要火車站附近最近經樹藝檢查的樹木上發現的烏鴉巢。他說:「我沒想到會這樣。這些防鳥鐵絲圈目的是阻止鳥類,應該嚇跑牠們,但相反鳥類卻利用這些材料。」

鹿特丹的巢穴是由烏鴉築成的,而其他三個巢穴則是由喜鵲建造的,喜鵲築起巨大的圓頂狀巢穴。烏鴉會使用鐵絲圈作為堅固的築巢材料,至於喜鵲則將大部分鐵絲圈放在巢頂上,以阻止包括其他鳥類和黃鼠狼的捕獵者。

這並非首次有學者發現鳥類將城市材料融入築巢之中。 1933 年,南非一家博物館也曾發現由銅、鍍鋅鐵和鐵絲網製成的鴉巢;釘、螺絲,甚至道友用過的針筒也曾在各地鳥巢被發現過。

大約 25 年前, Moeliker 也從鹿特丹港的一家煉油廠接收了一個鴿巢,他形容當地「一點綠色也沒有,只有工業、混凝土和糟糕的空氣」。該鴿巢自然不是由樹枝做的,而是用鐵絲網做的,他認為這是鳥類適應城市環境的一個終極例子,但最新的烏鴉和喜鵲巢證明事實並非如此。

曾因記錄首個已知鴨同性戀戀屍案例而獲得 2013 年搞笑諾貝爾獎的 Moeliker 表示,烏鴉和喜鵲似乎不是在垃圾場發現舊的帶釘鐵絲圈,而是在建築物上發現並挪用了這些鐵絲圈。這種行為曬可能抄襲自其他幾種鳥類中都觀察到的現象。

事實上,近期另一歐洲研究小組也警告,有 176 種鳥類用有潛在危險的人類垃圾築巢,當中包括煙頭、膠袋和漁網。參與該研究的伯明翰大學鳥類學家 Jim Reynolds 表示,他對 Moeliker 團隊發現帶釘鐵絲圈成鳥巢物料感到「驚訝」,但他補充指,如果有任何鳥類要這樣做,那一定是鴉科動物,因為牠們的認知能力很強。

Moeliker 重申,人類不應阻止鳥類,應擁抱鳥類並與牠們共同生活。他又指,這些雀鳥非常聰明,總能找到辦法應對惡劣的城市生活。

來源:
The Guardian, Crows and magpies using anti-bird spikes to build nests, researchers find


報告:

Hiemstra, A.F., Moeliker, C.W., Gravendeel, B. & Schilthuizen, M. (2023). Bird nests made from anti-bird spikes. DEINSEA 21: 17 – 25 [published 11 July 2023]

文/A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