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鹿群消失後 狼竟改狩獵策略轉吃海瀨

雖然是當地其中一個頂級獵食者,基本上會吃任何動物,但牠們典型都是吃鹿、鹿和更多的鹿。不過,最新刊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 》的研究發現,當該州海岸外的一個島上的狼群殺死了周圍幾乎所有的鹿時,竟罕見地轉向食海獺繼續生存。

團隊指出,發現也突顯了恢復當地食物網物種的不可預測性;學者一直努力保育狼群和海獺,並將兩個物種重新引入阿拉斯加東南部的海岸線。

無參與研究的美國地質調查局的野生動物生物學家 Layne Adams 向《科學》表示,一直以來學界以為狼很大程度上與有蹄類動物有互動,發現非常驚人,因為狼這種陸上獵食者基本上以不同系統中的另一個獵食者為生。

學者過去都認為,如果沒有大型食草性動物,狼群就注定會消失。例如,1960 年,一群灰狼 (Canis lupus) 在阿拉斯加海岸線外的加冕島 (Coronation Island) 上定居,該群灰狼迅速消滅了島上的黑尾鹿。在自相殘殺之前,狼群轉向獵食海豹,而8 年之後,島上只餘下一隻狼。

然而,令科學家驚訝的是,附近愉快島 (Pleasant Island) 上的狼群卻避免了這種命運。狼群於 2013 年從阿拉斯加州大陸游至該島,並在無其他天敵下肆意獵殺錫特卡黑尾鹿 (Odocoileus hemionus sitkensis) 。幾年之內,狼群已殺死幾乎所有的錫特卡黑尾鹿。但與加冕島狼群不同的是,愉快島的狼群一直苟而殘存。

為了解原因,團隊在 2015 年至 2020 年期間收集了近 700 份狼糞便和毛髮樣本,並在島上和附近大陸上為 13 隻狼戴上 GPS 頸圈,以監測其活動與確定牠們在哪裡覓食。

在狼的糞便中,團隊發現了近 40 種不同物種的 DNA,包括雪鴞、箭豬、大比目魚和抹香鯨。然而,最常見的獵物是錫特卡黑尾鹿以及出乎意料的海獺。

幾個世紀以來,人類的狩獵已令海獺在阿拉斯加海岸線的大部分地區消失,但重新引入的努力和加強的法律保護使這些海洋哺乳類從瀕臨滅絕的邊緣重新成為狼群的大餐。

2015 年收集的樣本顯示,黑尾鹿約佔狼群食物的 75% ,但到 2017 年,海獺已取代黑尾鹿成為狼群的主要獵物,佔狼群食物的近 60%,而黑尾鹿急跌至只佔 7% 。

有參與研究的俄勒岡州立大學科瓦利斯分校生態學家 Taal Levi 表示,海獺的加入改變了遊戲規則,讓狼主要以海洋資源為生。

狼由獵食鹿轉成獵水獺,需要完全不同的狩獵策略。海獺本身也擁有強大的爪和尖牙,是水中一種高級獵食者。然而,當海獺到島上多岩石的海岸上休息時,就很容易成為狼的食物:狼群會將海獺拖到漲潮線以上將之吃掉。在追踪狼群時,團隊亦曾在海岸上見過幾具頭骨被壓碎,脊椎也被撕裂的水獺屍體。

愉快島的情況並非獨立事件,該團隊也發現阿拉斯加大陸上的狼也吃掉大量水獺,顯示這似乎是一個趨勢。隨著當地冰川融化,海獺更常會逗留在海岸上,使其與狼的接觸更為密切。

圖:Roffler, G.H. & et al. (2023).

來源:

Science, When deer disappear off the menu, hungry wolves turn to sea otters

報告:

Roffler, G.H., Eriksson, C.E., Allen, J.M. & Levi, T. (2023). Recovery of a marine keystone predator transforms terrestrial predator–prey dynamics. PNAS 120 (5) e2209037120. doi: 10.1073/pnas.2209037120

文/A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