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猩猩能用 390 聲音序列組合表達意思 提供人類語言演化線索
人類普遍認為,我們對語言的掌握與使用,是我們有別於其他動物的交流能力,但最新刊於《通訊生物學》、對黑猩猩的新分析,可能會迫使我們重新思考人類語言能力到底有多獨特。
該研究分析了科特迪瓦泰伊國家公園 (Taï National Park) 內近 5,000 條野生成年黑猩猩叫聲的錄音。
當他們檢查錄音中的叫聲結構時,團隊驚訝地發現了 390 個獨特的聲音序列,情況很像不同類型的句子,並由不同叫聲類型組合而成。
雖然,與人類句子構造幾乎無限的可能性相比, 390 個不同聲音序列聽起來可能並不太多。然而,直到現在根本無人真正知道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之間有這麼多不同的東西要說,因為人類過去從有如此量化牠們的交流能力。
有參與研究的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 Tatiana Bortolato 指,研究結果突出了黑猩猩的聲音交流系統,比過去想像的更為複雜和結構化。
在這項研究中,團隊從 46 隻野生成年西部黑猩猩 (Pan troglodytes verus) 錄製 900 小時的聲音錄音,這些黑猩猩均來自泰伊國家公園的三個不同黑猩猩社區。
在分析發聲時,研究人員確定瞭如何單獨發出聲音,以兩個單元序列或三單元序列組合。團隊亦繪製這些聲音單元如何組合的網絡,以及檢查不同類型的頻繁聲音是如何排序和重組。
團隊最終確定了這批黑猩猩會有 12 種不同的叫聲類型,包括咕噥聲、吼聲、吠聲和嗚咽聲等,這些聲音類型有不同意思,並取決於其使用方式,和溝通時的語境。
例如,單一的咕嚕聲主要是在找到食物時發出的,而喘氣的咕嚕聲主要是作為問候;出現威脅時,黑猩猩會發出單一吼聲,但在圈內普通交流中牠們則會使用喘氣的吼聲。
總括而言,團隊發現這些不同類型的叫聲可以各種方式組合成 390 種不同類型的序列。不過,團隊認為數字實際上可能被低估,因為團隊的錄音機錄完後,仍在現場聽到新的發聲序列。
換言之,這證明黑猩猩的交流比我們想像複雜得多,亦為人類語言的起源提供了新的線索。
團隊表示,下一步將是記錄更多的黑猩猩叫聲數據,以嘗試評估發音序列的多樣性和順序與多用途意義生成的關係。
來源:
Science Alert, Thousands of Chimp Vocal Recordings Reveal a Hidden Language We Never Knew About
報告:
Girard-Buttoz, C., Zaccarella, E., Bortolato, T. & et al. (2022). Chimpanzees produce diverse vocal sequences with ordered and recombinatorial properties. Commun Biol 5, 410. doi: 10.1038/s42003-022-03350-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003-022-03350-8
圖:
Credit: Liran Samuni, Taï Chimpanzee Project
文/AC、 審 / 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