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0 年歷史黏土磚藏植物 DNA 助了解中東古國亞述環境氣候

在文物中找到 DNA ,對了解古代環境有重要作用。最新刊於《科學報告》的研究指,首次在古代黏土磚中提取到 DNA 片段,藉此可幫助記錄當時當地到底有甚麼植物。

該塊黏土磚估計約有 2,900 年歷史,分析過磚上的銘文後相信磚塊來自在公元前 879 年至公元前 869 年之間建造的亞述國王阿淑爾納西爾帕二世 (Neo-Assyrian king Ashurnasirpal II) 皇宮,而該磚是在現今伊拉克北部地區製作。

該個英國牛津大學、丹麥國家博物館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學者組成的團隊指,黏土磚製作過程需要將底格里斯河沿岸的泥土與穀殼、稻草或動物糞便等材料混合,並在自然乾燥方式下更易保留到當中的 DNA 。團隊亦證明到,動物糞便和植物顆粒的 DNA 可在磚塊內保存數以千年計。

在提取了磚塊樣本後,團隊使用了以前用於例如骨頭等其他形式的多孔材料的分析技術,讓他們能夠對植物中的 DNA 進行測序,從而識別出 34 個不同的植物分類群。磚塊中 DNA 含量最豐富的植物科包括十字花科和杜鵑花科,樺木科、樟科和小麥科等植物的 DNA 也包含其中。

事實上,除了植物 DNA,同樣的技術相信也可用於尋找動物 DNA 。

有參與研究的哥本哈根大學亞述學家 Troels Arbøll 形容,該塊黏土磚充當了生物多樣性時間膠囊,並提供很多發現遺址及其周圍環境的信息,讓學者更了解亞述人的文化、居住環境與氣候。

來源:

University of Oxford, Researchers extract ancient DNA from a 2,900-year-old clay brick, revealing a time capsule of plant life

報告:

Arbøll, T.P., Rasmussen, S.L., de Jonge, N. & et al. (2023). Revealing the secrets of a 2900-year-old clay brick, discovering a time capsule of ancient DNA. Sci Rep 13, 13092. doi: 10.1038/s41598-023-38191-w

文/A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