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叉尾卷尾雀能發現巢中「無賴」杜鵑外來蛋
上圖右下為非洲杜鵑在叉尾卷尾巢中偷偷放置的蛋
Credit: Jess Lund
杜鵑可能是鳥類中最「無賴」的一種,牠們伯在其他鳥類的巢中產下外表非常相似的蛋,避免撫養自己的後代,但最新刊於《英國皇家學會學報 B》的研究指,至少有一個潛在的受害鳥類非常擅長「踢爆」杜鵑的惡行。
該研究發現,雖然非洲杜鵑 (Cuculus gularis) 能夠產下與叉尾卷尾 (Dicrurus adsimilis) 幾乎一模一樣的蛋,但後者在大約 94% 的情況下都會拒絕非洲杜鵑的蛋。這是因為叉尾卷尾的蛋,每一顆的外觀都差異很大,從無斑點到有斑點、斑紋,甚至可以呈淺粉紅色。
雖然非洲杜鵑可以產出這些幾乎相同外觀的蛋,但兩個物種的雌性每次均只能產出一種外觀的蛋,而且雌性非洲杜鵑也不會特別挑選與自己的蛋外觀特徵相似叉尾卷尾巢為目標。因此,有機會是非洲杜鵑會在叉尾卷尾巢產下有斑點的蛋,但巢內原本的都是淺粉紅色蛋。
該個由劍橋大學動物學系博士生 Jessica Lund 領導的研究,在 4 年多的時間裡研究贊比亞南部的叉尾卷尾鳥巢,並在所檢查的 196 個鳥巢中至少發現了 34 顆非洲杜鵑蛋。
當團隊比較這兩個物種的蛋時,他們發現無論大小、形狀、顏色和圖案方面,兩者的蛋都幾乎相同。隨後團隊進行實驗,將一隻雌性叉尾卷尾的蛋放入另一隻雌性叉尾卷尾的巢中,再分析兩組蛋在外觀上的相似程度,並監測了外來鳥蛋從巢中被移走的頻率。結果最終被用來建立模型推算叉尾卷尾移走外來蛋的機率。
團隊再將這個模型應用於 1,000 對非洲杜鵑和叉尾卷尾蛋的電腦模擬,並假設非洲杜鵑隨機進入叉尾卷尾鳥巢。
研究結果表明,儘管非洲杜鵑能夠產下與叉尾卷尾幾乎相同的蛋,但預計叉尾卷尾在 94% 的情況下會移走外來鳥蛋。
Lund 指出,結果強調了蛋外觀變異性的重要性,雖然非洲杜鵑很聰明近乎完美地模仿其他鳥類的蛋,但叉尾卷尾至少在團隊研究地點佔上風,幾乎不會替非洲杜鵑養育後代。
她進一步解釋,叉尾卷尾很可能通過天擇 (natural selection) 而出現這些蛋外觀特徵和檢測能力。如果牠們不具備這些能力,代價將非常大——自己的雛鳥就會在非洲杜鵑孵化時被殺死,而牠們將在整個繁殖季被迫飼養一隻「非我族類」的非洲杜鵑。
來源:
EurekAlert!, Egg ‘signatures’ will allow drongos to identify cuckoo ‘forgeries’ almost every time, study finds
The Guardian, Spot the difference: why drongos are likely to clock African cuckoo eggs 94% of the time
報告:
文/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