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T 任務成功撞擊小行星 NASA 官員:開人類新時代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的雙小行星改道測試 (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 DART) 於香港時間 27 日早上約 7 時 14 分,成功以探測器撞向近地天體雙生星的衛星雙衛一 (Dimorphos) ,改變其軌道,顯示相關技術可用於防止小行星等星體撞擊地球。

NASA 行星科學部主任 Lori Glaze 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正在開啟人類的一個新時代,在這當中,我們可能有能力保護自己免受危險、有威脅的小行星撞擊之類的傷害。」

美國太空和航天小組委員會主席、眾議員 Don Beyer 則形容 DART 任務是「歷史性的成功」。

DART 任務早在 10 個月前已升空,其目標是撞擊距離地球 1,100 萬公里的雙衛一。該雙生星系統對地球完全無威脅,因此 NASA 形容其為完美標靶作測試。

近地天體是指一批距離地球 4,830 萬公里的小行星和彗星,而檢測可能對地球造成嚴重威脅的近地天體一直是 NASA 和世界各地其他太空組織的主要關注點。

天文學家在 20 多年前發現了雙生星,但到 2003 年才發現到直徑 160 米的雙衛一。在撞擊前, DART 探測器已將拍攝到的雙衛一近距離相片,以每秒一張的速度傳回地球。

當與雙衛一相撞時,DART 探測器將以每小時 21,600 公里的速度加速,並由意大利太空總署 (ASI) 提供的伴星立方體衛星 LICIACube 記錄過程, LICIACube 由 6 個只有公事包大的 CubeSat 組成,最近才從探測器部署,在探測器飛行期間記錄發生的事情。撞擊後 3 分鐘, LICIACube 將飛越雙衛一以捕捉映像,並在碰撞後的幾周內傳回地球。

不過, NASA 強調所有撞擊的量化數據,將需要 2 個月時間才可由 CubeSat 送回地球進行分析。

保護地球

重 570 公斤的 DART 探測器,體積與一部汽水機差不多大,NASA 應用物理實驗室行星科學家並 DART 計劃協調負責人 Nancy Chabot 此前曾形容計劃就如一架哥爾夫球車撞上金字塔一樣。她重申,計劃目標並非要破壞小行星,而是要改變其軌道。

DART 只在雙衛一表面造成數米大的隕石坑,帶來的衝擊只會改變雙衛一圍繞主星速度的 1% ,但足已令其更靠近主星圍繞公轉;據估計,原本需要 11 小時 55 分鐘完成圍繞主星的軌道,將會變成 11 小時 45 分鐘。 NASA 強調,這不會改變雙生星圍繞地球的軌道或增加其成為地球威脅的機會。

未來,天文學家將使用地面望遠鏡,以及占士韋伯太空望遠鏡、哈勃太空望遠鏡和 NASA 的露西任務將觀察雙生星系統,確認雙衛一的軌道周期發生了多大變化,從而決定 DART 是否成功。

來源:
CNN, The Guardian

文/A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