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 研究確認 無法扭出有完美忌廉的 Oreo

「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一看便知是 Oreo 的宣傳口號,而相信各位讀者在人生中也吃過至少一塊 Oreo ,知道其味道魅力所在;科學界也有人致力研究與分析 Oreo 風摩全球的秘密。最新刊於 Physics of Fluid 的研究則嘗試了解在擰開 Oreo 兩塊威化餅時,能否有機會將中間的忌廉平均分佈、覆蓋兩邊的餅。

美國女生 Crystal Owens 自小都有個疑問:「為何分開 Oreo 時,無法令內裡忌廉平均分成一半?」。她為了解決問題,非常努力讀書考上麻省理工學院 (MIT) 機械工程學系,現時更是博士生! 

Owens 在是次研究中利用流變儀 (rheometer) 達成其扭出「完美」一半忌廉 Oreo 的畢生願望;而流變儀是一種可測量各種物質扭矩和黏度的儀器。

團隊亦設計了一個可以 3D 打印技術打印出來的 Oreometer ,了解在不同口味的 Oreo 、浸入牛奶後的 Oreo ,甚至是不同忌廉量的 Oreo 中,如何扭出完美半塊忌廉的所需扭力與方法。

Credit: Owens, C.E. & et al. (2022)

Owens 團隊的實驗表明,即使在實驗室條件下,也不可能得到均勻的忌廉,結果「證實了大多 Oreo 中的忌廉總是側向一邊」;而要將兩塊威化餅扭開所需要的力矩大概是轉開一個膠樽樽蓋的十分之一。忌廉的應力限度大約是花生醬的兩倍——試想像一下口香糖,輕輕將之拉長,放手後會像彈簧一樣恢復原狀,但是用力把它拉得太長的時候,就無法彈回去,那個分界點就是「應力限度」。

Owens 又指出,結果驗證了小時候所看到的,即在基本上所有可能的情況中,忌廉往往會從其中一邊的威化餅分開,另一邊則幾乎完全只有威化餅;即使能令兩邊都有相若的忌廉,忌廉只能是半月形,而不是薄薄一層覆蓋威化餅。更奇怪的是,同一盒 Oreo ,靠包裝左邊的 Oreo 忌廉有八成黏在右邊的威化餅上,包裝右邊的則是大部分黏在左邊!

Credit: Owens, C.E. & et al. (2022).

根據研究,團隊還計算出牛奶吸收後, Oreo 的威化餅強度會隨時間下降,並在接觸牛奶的一分鐘內經歷了「顯著結構流失」,導致威化餅碎掉減低你吃 Oreo 的體驗(與風味)。團隊認為,最佳的浸牛奶時間為 5 秒,太多就不行了。

來源:

Vice, Scientists Publish Breakthrough Study in Oreo-Splitting Research

報告:

Owens, C.E., Fan, M.R., Hart, A.J. & McKinley, G.H. (2022). On Oreology, the fracture and flow of “milk’s favorite cookie®”. Physics of Fluids 34, 043107. doi: 10.1063/5.0085362

文/AC、審/W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